學名
Paracirrhites arcatus  
發音 
Paracirrhites arcatus副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Cuvier, 1829) 棲息深度 1 - 33公尺
中文名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02 Cirrhit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夏威夷副 
最大體長 14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白線格、格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模里西斯 
同種異名 Amblycirrhitus arcatus, Cirrhites amblycephalus, Cirrhites arcatus, Gymnocirrhites arcatus, Paracirrhites amblycephalus, Paracirrhites arcua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Cuvier, G. etc. 182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60331 ASIZP0061386 NMMBP02360 NMMBP08676 NTUM03627 NTUM03628  
英文俗名 Ring-eyed hawkfish; Ringeyed hawkfish; Striped hand-fish; Whiteline hawkfish; Arc-eye hawkfish; Arc-eyed hawkfish; Arc eye; Arc eyed hawkfish; Horseshoe hawk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呈長橢圓形;頭背部微呈弧形;體背略隆起,腹緣弧形。吻鈍。眼中大,近頭背緣。前鰓蓋骨後緣具強鋸齒;鰓蓋骨後緣具棘。上下頜齒呈帶狀,外列齒呈犬狀;鋤骨齒具齒,腭骨齒則無。體被圓鱗;眼眶間隔具鱗;吻部無鱗;頰部與主鰓蓋被鱗;側線鱗數45-50。背鰭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具缺刻,硬棘部之鰭膜末端呈單一鬚狀,硬棘數X,軟條數11,第1軟條延長如絲;臀鰭硬棘數III,軟條數6;胸鰭最長之鰭條末端僅達腹鰭後緣;尾鰭弧形。體一致為淡灰褐色至橙紅色,腹部較淡;眼後具一黃、粉紅及白色相間的U形斑;間鰓蓋另具3條鑲紅邊的黃色斜帶,斜帶間則為淺藍色。各鰭橙黃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潟湖及面海的珊瑚礁區域。通常喜歡停棲於珊瑚枝頭上面、裡面或下面,伺機捕食獵物。以蝦及螃蟹等甲殼類或小型魚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自東非洲至夏威夷群島、萊恩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拉帕群島。臺灣南部海域有分布。臺灣分布於南部、東部、小琉球、綠島及蘭嶼海域。 

漁業利用

一般以潛水方式捕捉。為觀賞魚類,無食用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