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Echeneis naucrates  
發音 
Echeneis naucrates長印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Linnaeus, 1758 棲息深度 0 - 50公尺
中文名 長印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鮣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63 Echene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鮣 
最大體長 11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長印仔魚、印魚(臺東)、屎印(澎湖)、牛屎印(澎湖)、狗屎印(澎湖) 
世界分布 全球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東沙 
棲息環境 大洋、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度洋 
同種異名 Echeneis chiromacer, Echeneis fasciata, Echeneis fusca, Echeneis guaican, Echeneis lunata, Echeneis metallica, Echeneis naucratus, Echeneis neucrates, Echeneis scaphecrates, Echeneis vittata, Echensis naucrates, Echneis naucrates, Leptecheneis flaviventris ...共14筆..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Akazaki, M. etc. 1976 Masato Akazaki, Haruo Nakajima, Hiroshi Kawahara, etc. 1976 Schwartz, F.J. 1977 Schwartz, F.J. 199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MNH90075 ASIZP0054487 ASIZP0055202 ASIZP0056226 ASIZP0058166 ASIZP0058167 ASIZP0059544 ASIZP0060036 ASIZP0060399 ASIZP0062554 ASIZP0062927 ASIZP0066586 ASIZP0070402 ASIZP0073284 ASIZP0700226 ASIZP0801793 ASIZP0805759 ASIZP0911793 ASIZP0915759 ASIZP0916921 ASIZP0916961 FRIP00624 FRIP03225 FRIP20515 FRIP21122 FRIP21416 FRIP21709 MTP0077 NMMBP01879 NMMBP04440 NMMBP04947 NMMBP06333 NMMBP06334 NMMBP06335 NMMBP06358 NMMBP06437 NMMBP06504 ...列出全部58筆... 
典藏基因2008-03-25,Kui-Ching Hsu,CO1,100%
英文俗名 Shark remora; Sharksucker; Slender suckerfish; Slender sucker fish; White tailed remore; Suckerfish; Live sharksucker; Live shark-suck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極為延長,頭部扁平,向後漸成圓柱狀,頂端有由第一背鰭變形而成的吸盤,其鰭條由盤中央向兩側裂生成為鰭瓣(laminae)約有21-28個;尾柄細,前端圓柱狀,後端漸側扁。吻平扁,前端略尖。口大,口裂寬,不可伸縮,下頜前突;上下頜、鋤骨、腭骨及舌上均具齒。體被小圓鱗,除頭部及吸盤無鱗外,全身均被鱗。背鰭兩個,第一背鰭變形而成吸盤,第二背鰭和臀鰭相對;腹鰭胸位,小形;胸鰭尖圓;尾鰭尖長。體色棕黃或黑色,體側經常有一暗色水平狹帶,較眼徑為寬,由下頜端經眼達尾鰭基底。

棲所生態

大洋性魚種,通常單獨活動於近海之淺水處,也會吸附在大魚或海龜等宿主身上,隨著宿主四處游盪,宿主的變化很大,鯨、鯊、海龜、翻車魚,甚至於小船都可能是寄宿的對象,或隨潛水夫活動。以大魚的殘餘食物、體外寄生蟲為食,或者自行捕捉淺海的無脊椎動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全世界溫暖之各海域。臺灣周邊海域均有。 

漁業利用

可以供食用,但肉質並不很好,反而是長印魚可以吸附在大魚身體上的特異生態,使得它深受大型水族館的歡迎。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