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Bostrychus sinensis  
發音 
Bostrychus sinensis中華烏塘鱧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Lacepède, 1801 棲息深度 0 - 5公尺
中文名 中華烏塘鱧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塘鱧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57 Eleot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中華烏塘鱧 
最大體長 22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黑咕嚕、烏咕嚕仔、蟳虎、中國烏塘鱧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西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中國 
同種異名 Bostrichthys sinensis   
參考文獻 1.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2. 周銘泰、高瑞卿。2011。臺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The Freshwater and Estuarine Fish of Taiwan)。晨星出版有限公司,台中市。381 pp. ;3. 伍漢霖、鐘俊生等編著。2008。中國動物誌-硬骨魚綱-鱸形目(五)-鰕虎魚亞目。科學出版社,北京。951 pp.  Lacepede, B. G. E. 180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伍漢霖, 鐘俊生等 編著 2008 周銘泰, 高瑞卿 2011 伍漢霖, 邵廣昭, 賴春福, 莊棣華, 林沛立 2012 
典藏標本 ASIZP0056762 ASIZP0059489 ASIZP0060530 ASIZP0060678 ASIZP0060702 ASIZP0060819 FRIP00137 mnhn1987-1207 NMMBP00555 NTUM01877 NTUM04866 SU18283  
英文俗名 Four-eyed sleep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NT 2017淡水魚紅皮書:NT
形態特徵

第1背鰭:Ⅵ;第2背鰭:Ⅰ/ 10~11。臀鰭:Ⅰ/ 9~10;胸鰭:17~18;腹鰭:Ⅰ/5;尾鰭:18~20。縱列鱗 120~140;橫列鱗 35~50;背鰭前鱗 60~70。鰓耙 3~4+10~11。脊椎骨數 27。體長為體高的4.3~6.4倍;為頭長的3.4~3.9倍。頭長為吻長的3.6~4.6倍;為眼徑的6.4~8.1倍;眼間距的2.8~4.0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5~1.8倍。體延長,身體前部呈圓筒形,後則逐漸側扁。背緣、腹緣微微隆起,尾柄較長。頭中大,吻端鈍,形狀略扁平;頭後高而側扁,其頭寬大於頭高,短於頭長;具有7個感覺管孔。臉頰微凸,有2條水平向的感覺乳突線分布。吻長為眼徑的1.2~1.3倍。眼小,居上位,眼下具有4~5條放射狀的感覺乳突線。兩眼間寬平或稍圓凸,無細鋸齒,眼間距為眼徑的1.6~1.9倍。鼻孔每側兩個,分離:前鼻孔圓形,位於上唇上方;後鼻孔具有粗短鼻管,緊靠在眼前緣的上方。口大,前上位,口裂向後延伸接近至對應於眼睛後緣。上、下頷齒狀細尖,多行,內列齒較外列齒粗;鋤骨齒為小型錐狀齒,排列呈半卵圓形。唇厚,舌大,舌游離。鰓孔寬大,鰓蓋上方具有5個感覺管孔,前鰓蓋骨後緣具5個感覺管孔,鰓被架6。頭部與身體均為小圓鱗。無側線。酒精保存的魚體標本的頭、身體為褐色或具暗褐色斑紋,背側深色,腹部淺色。第一背鰭呈褐色,中央有一條淺色縱帶;第二背鰭有6~7條暗褐色縱帶。尾鰭有多條暗色橫紋,在尾鰭基部上方有一個帶有白邊(新鮮魚體為黃色)的大型黑色眼狀斑塊。(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棲所生態

屬於近岸暖水性之小型底棲魚類,主要棲息於淺海、內灣和河口區等半淡鹹水域的中低潮區及紅樹林區的潮溝裡,退潮時會躲藏在泥灘的孔隙或石縫中。對鹽度變化的耐受力很強。為夜行性魚類。也能進入淡水,喜歡在石縫中營穴居生活和繁殖。性凶猛,攝食小魚、蝦蟹類、水生昆蟲和貝類。冬季潛伏在泥沙底中越冬。一般體長為100~150 mm,體型較大魚體體長可達200 mm,體重達104 g,為塘鱧科魚類中體型較大的種類。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海域,由印度到中國、臺灣,北至日本,南至澳洲。臺灣西部有產。  

漁業利用

肉質鮮美,細嫩可口,營養價值高,被視為具有滋補的功效,目前在大陸東南沿海屬於名貴的食用魚種。另外因為其生活力強,適應性廣,抗病力強,長成速度快,也是人工養殖的優良品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