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Butis koilomatodon  
發音 
Butis koilomatodon花錐脊塘鱧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eeker, 1849) 棲息深度 0 - 5公尺
中文名 花錐脊塘鱧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塘鱧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57 Eleotr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鋸脊塘鱧 
最大體長 10.7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黑咕嚕、鋸脊塘鱧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西南部、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馬都拉海峽 
同種異名 Butis caperatus, Eleotris caperatus, Eleotris delagoensis, Eleotris koilomatodon, Hypseleotris raji, Prionobutis koilomatodon   
參考文獻 1.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2. 周銘泰、高瑞卿。2011。臺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The Freshwater and Estuarine Fish of Taiwan)。晨星出版有限公司,台中市。381 pp. ;3. 伍漢霖、鐘俊生等編著。2008。中國動物誌-硬骨魚綱-鱸形目(五)-鰕虎魚亞目。科學出版社,北京。951 pp.  Bleeker, P. 1849 邵廣昭, 林沛立 199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陳義雄,方力行 1999 伍漢霖, 鐘俊生等 編著 2008 周銘泰, 高瑞卿 2011 伍漢霖, 邵廣昭, 賴春福, 莊棣華, 林沛立 2012 
典藏標本 ASIZP0055779 ASIZP0060109 ASIZP0071012 ASIZP0071199 ASIZP0074070 ASIZP0074120 ASIZP0075257 ASIZP0080310 ASIZP0080311 ASIZP0080312 ASIZP0807439 ASIZP0807440 ASIZP0807441 ASIZP0917439 ASIZP0917440 ASIZP0917441 NMMBP01962 NMMBP02020 NMMBP02689 NMMBP03959 NMMSTP00784 NTMP0926 NTMP1426 NTOUP201005-226 NTUM02150 NTUM04593 NTUM07058  
典藏基因2016-04-06,Yung-Chieh,CO1,100% 2016-04-06,Yung-Chieh,CO1,100% 2016-04-06,Yung-Chieh,CO1,100%
英文俗名 Marblecheek sleeper; Mud sleep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第1背鰭:Ⅵ;第2背鰭:Ⅰ/ 8~9。臀鰭:Ⅰ/7~8;胸鰭:20~22;腹鰭:Ⅰ/5;尾鰭:15~16。縱列鱗 28~31;橫列鱗 8~9;背鰭前鱗 12~13。鰓耙 4~5+7。體長為體高的3.4~3.7倍;為頭長的3.3~3.5倍。頭長為吻長的3.5~4.7倍;為眼徑的4.5~4.9倍;眼間距的4.6~5.1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2.2~2.6倍。體延長,身體前部呈圓筒形,後側扁。背緣、腹緣微微隆起,尾柄較長且高。頭中大,較短且圓,前端略為平扁;頭後高而側扁,其頭寬小於頭高。吻短,圓鈍,吻背面圓凸,吻端稍低於眼睛下緣。吻長約等於、稍小於眼徑,約為眼徑的0.9倍。吻側各具有2行骨質棘。眼中大,上位,稍微突出,眼睛上緣鄰近頭緣。兩眼間隔甚窄,中間微凹,間距稍小於眼徑,約為眼徑的0.9倍。眼睛的上緣和後緣具有半環形的鋸齒狀骨棘。鼻孔每側兩個,分離:前鼻孔圓形,具有短管,接近上唇;後鼻孔小,無鼻管,在眼前方。口中大,前上位,口裂向後延伸至對應於眼睛中位。上、下頜齒狀細尖,多行,上頜外列齒較大;鋤骨無齒。唇厚。舌窄,游離。鰓孔寬大,向前向下延伸至對應於眼位。前鰓蓋骨後緣光滑無棘。鰓蓋骨上方具有一橫溝。鰓被架6根。魚體具大型櫛鱗;臉頰、鰓蓋部位以及眼後背側的櫛鱗較小。胸部與腹部則披有圓鱗。而吻部和下顎面則無鱗片。無側線。背鰭2個:第1背鰭起於胸鰭基部稍後上方,後端不延伸至第2背鰭;第2背鰭較長,平放時不延伸至尾鰭基部。臀鰭起點與第2背鰭相對。胸鰭呈寬圓、扇形,中側位,胸鰭長約等於頭長。左、右腹鰭靠近,但不相連、癒合,腹鰭末端不會至肛門。尾鰭長圓形。頭部及體測為黃褐色,腹側淺色,體側有6條暗色橫帶,有時橫帶會不明顯;眼下方及眼後下方常具有2~3條輻射狀灰黑色的條紋。背鰭及臀鰭為灰黑色,具淺色條紋;腹鰭黑色;尾鰭深灰色。(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棲所生態

暖水性近岸小型底棲性魚類,多半棲息於河口、紅樹林濕地或沙岸沿海的泥沙底質的棲地中,同時也被發現於棲息於海濱礁石或退潮後殘存的小水窪中。通常行穴居生活,屬於底棲性魚類,多半在夜間出來覓食,以攝食小魚及甲殼類等為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海域,由莫三比克的 Delagoa 灣與馬達加斯加,西至中國與菲律賓、臺灣及澳洲等。 臺灣分布於西部、北部及西南部九等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食用經濟性。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