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alumia godeffroyi  
發音 
Calumia godeffroyi戈氏巧塘鱧
by: ©South African Institute of Aquatic Biodiversity (SAIAB)
命名者 (Günther, 1877) 棲息深度 7 - 30公尺
中文名 戈氏巧塘鱧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塘鱧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57 Eleotr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戈氏巧塘鱧 
最大體長 3.6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黑咕嚕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社會群島大溪地 
同種異名 Calumia biocellata, Eleotris godeffroyi   
參考文獻 1.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2. Randall, J.E., G.R. Allen and R.C. Steene, 1990. 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Hawaii. 506 p.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60899  
英文俗名 Tailface sleep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第1背鰭:Ⅵ;第2背鰭:Ⅰ/ 6~7。臀鰭:Ⅰ/ 6~7;胸鰭:16~17;尾鰭 15。縱列鱗 21~23;中線上側鱗 7~8;背鰭前鱗 7~9;下枝鰓耙6,短而粗。吻短,口裂延伸至眼睛前緣下方。舌端尖或稍微圓形。體側有五條灰黑色的橫帶,或有第六條較不明顯的橫帶在尾柄上;頸部有黑色橫帶,或呈黑色斑塊。各鰭多為深褐色,但尾鰭上有一對白邊黑斑, 該黑斑位於最高與最低位之鰭條基底上。(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棲所生態

棲息於低潮流的泥濘或富含水草的區域,也棲息在珊瑚石礫之中,棲息深度 7 -30 公尺間。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海域,由東非至社會群島,南至印尼至澳洲,北至臺灣、日本。臺灣發現於太平島。 

漁業利用

個體小,不具食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