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allogobius nigromarginatus  
發音 
Callogobius nigromarginatus黑鰭緣硬皮鰕虎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Chen & Shao, 2000 棲息深度 1 - 10公尺
中文名 黑鰭緣硬皮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黑鰭緣美鰕虎魚 
最大體長 3.17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甘仔魚、狗甘仔 
世界分布 臺灣 [臺灣特有種]   台灣分布 東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臺灣臺東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Chen, J. P. and K. T. Shao(2000)Callogobius nigromarginatus, a new species of Goby (Pisces: Gobiidae) from Taiwan. Bulletin of Marine Science v. 66 (no. 2): 457-466.   Lachner, E. A. etc. 197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Chen, Jeng-Ping etc. 2000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Blackmargined flap-headed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第一背鰭:Ⅵ;第二背鰭:Ⅰ, 9;臀鰭:Ⅰ, 8;胸鰭:17~19;腹鰭 Ⅰ, 5。縱列鱗 25~26;橫列鱗 7;背鰭前鱗 5。脊椎 11+15。身體延長,前部圓筒型、後部側扁。標準體長為魚體高的 4.4~5.1倍。前鰓蓋孔3孔。頭平扁,頭寬大於頭高。尾鰭圓形,長度短於頭長。胸鰭末端延伸超過臀鰭基部。上頜、頰部具有肉質皮瓣構造數個。腹鰭短,相連癒合成吸盤狀。體呈棕褐色,體側具2個不規則斑塊:第一個斑塊在第一背鰭下方至胸鰭基處,不達體的下方;第二個斑塊寬,在第二背鰭基部下方至體的下部,但不達臀鰭基。此外,尾鰭基部處亦具一條暗橫帶。頭淺色,由眼前方至上颌後方具許多小黑點。頰部各感覺乳突為暗色。項部具暗色鞍形斑。第一背鰭灰色,具3條斜帶;第二背鰭,近邊緣處具寬黑紋和白色小點;臀鰭和尾鰭邊緣黑色,具數條弧形褐色條紋和白色亮點;胸鰭深色,具許多淺色亮點;腹鰭灰色。(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棲所生態

生活在熱帶沿岸岩礁或珊瑚礁區礁沙底質的暖水性小型底層魚類。雜食性,以藻類及底棲生物為食。 

地理分布

2000年所發表的新種,模式標本產於臺灣東南部成功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