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Callogobius tanegasimae  
發音 
Callogobius tanegasimae種子島硬皮鰕虎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Snyder, 1908) 棲息深度 0 - 10公尺
中文名 種子島硬皮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種子島美鰕虎魚 
最大體長 1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甘仔魚、狗甘仔、神子島硬皮鰕虎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河口  模式種產地
日本大隅群島 
同種異名 Doryptena tanegasimae   
參考文獻   Snyder, J.O. 1908 Lachner, E. A. etc. 197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陳義雄,方力行 1999 周銘泰, 高瑞卿 2011 
典藏標本 ASIZP0057313 ASIZP0080555 ASIZP0080556 ASIZP0080802 ASIZP0807483 ASIZP0807484 ASIZP0807537 ASIZP0917483 ASIZP0917484 ASIZP0917537  
典藏基因2016-07-15,Yung-Chieh,CO1,100% 2016-07-15,Yung-Chieh,CO1,100%
英文俗名 Tanegasima's flap-headed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前部分呈圓筒形、後部分側扁,呈細長狀。背緣與腹緣平直,頭長為體長的1/4倍。眼居背側位,眼間距窄,眼徑大於眼間距。吻圓鈍,吻長約等於眼徑,約為眼間距的2倍,吻部具皮褶。口前位,斜裂,下頜較上頜前突,口裂延伸至眼睛前緣的下方。臉頰亦具有皮褶。背鰭兩枚,分離,第一背鰭基底較短;第二背鰭基底較長;胸鰭圓扇形;臀鰭與第二背鰭同形,基底長小於第二背鰭基底長;尾鰭長而尖,約為體長的1/3倍。體呈棕褐色,體側隱約具3個黑褐色大橫斑,向下僅伸達體的中部:第一個橫斑在第一背鰭基部下方;第二條、第三條橫斑在第二背鰭基部的前、後下方。眼前緣至吻端具一條黑褐色紋。尾柄部有一條淺弧形黑帶。頭部嵴狀感覺乳突為黑色。各鰭深褐色,兩個背鰭及臀鰭具黑色點紋多行。胸鰭近基部上方具一水平狀的黑褐色斑塊,其餘部分具多行點紋。尾鰭具深色橫紋多條。(林上智、林沛立編寫 2012/10)

棲所生態

棲息於河口或河川下游汽水域的魚類,通常活動於半淡鹹水區,鮮少進入純淡水域,喜棲息於瀉湖、沿海溝渠及紅樹林等區域,底質均為砂泥底質環境。游泳能力不佳,通常單獨行動,或與槍蝦共生。為夜行性的魚類,通常白天躲藏於泥穴或是石頭上之藤壺中。以小型魚類、甲殼類等為食(周及高,2011)。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海域,包括日本、臺灣和菲律賓。臺灣發現於東北部河口區。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漁業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