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Glossogobius bicirrhosus  
發音 
Glossogobius bicirrhosus雙鬚叉舌鰕虎
by: 張大慶
命名者 (Weber, 1894) 棲息深度 - 公尺
中文名 雙鬚叉舌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雙鬚舌鰕虎 
最大體長 9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甘仔魚、狗甘仔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西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模式種產地
印尼 
同種異名 Gobius bicirrhosus, Illana bicirrhosa, Illana bicirrhosus, Illana cacabet   
參考文獻   Weber, M. 1894 Akihito, Prince etc. 197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周銘泰, 高瑞卿 2011 
典藏標本 ASIZP0061262 ASIZP0070555 ASIZP0071200 ASIZP0072403 ASIZP0072404 ASIZP0072519 ASIZP0805089 ASIZP0805090 ASIZP0805205 ASIZP0915093 ASIZP0915094 ASIZP0915209 NMMBP02646 NTUM01705  
典藏基因2011-08-18,張家豪,CO1,100% 2011-08-10,張家豪,CO1,100% 2011-08-10,張家豪,CO1,100%
英文俗名 Bearded flathead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背鰭VI-I , 9 ; 臀鰭 I , 8 ; 胸鰭 18~19 ; 縱列鱗 30~31 ; 橫列鱗 7~8 ; 背鰭前鱗 15~17。體被有較大的櫛鱗。背前區的鱗面延伸達眼的背側後方。胸、腹部被有圓鱗。第一背鰭以第二鰭棘最長,雄魚延長呈絲狀,雌魚則未特別延長。胸鰭寬圓,略小於頭長。尾鰭呈長圓形。體色呈淡褐色或黃棕色,背側散布有深色及紅棕色的斑點。體側的中央有一列約5個黑褐色的斑塊,最後一個斑塊位於尾鰭步。頭背部散有深色的斑點;眼下至上頷處有二條褐色的斜條。背鰭灰色,具有數列深灰或褐色的斑點狀紋。尾鰭呈灰色,被有3~6行垂直排泄的斑點。胸、臀鰭呈灰黑色。(2019/05/06)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在半淡鹹水域的區域裡,例如:河口、潟湖等棲地中。底棲性魚種。較少侵入淡水水域中。喜好以水中的小魚及其他無脊椎動物或有機碎屑為食物來源。 

地理分布

分布在台灣西南岸水系的河口區、港灣等水域裡。 

漁業利用

小型魚種,無重要漁業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