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Schismatogobius ampluvinculus  
發音 
Schismatogobius ampluvinculus寬帶裂身鰕虎
by: 黃鈞漢、蘇世華
命名者 Chen, Shao & Fang, 1995 棲息深度 0 - 2公尺
中文名 寬帶裂身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寬帶裂身鰕虎魚 
最大體長 2.7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狗甘仔、甘仔魚 
世界分布 日本至臺灣   台灣分布 北部、南部、東部 
棲息環境 純淡水  模式種產地
臺灣臺東縣金崙溪 
同種異名 Schismatogobius sp.   
參考文獻 台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周及高,201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Chen, I.-S., K.-T. Shao etc. 1995 
典藏標本 ASIZP0056923Holotype ASIZP0056988Paratype ASIZP0072682 ASIZP0072683 ASIZP0072684 ASIZP0805365 ASIZP0805366 ASIZP0805367 ASIZP0915365 ASIZP0915366 ASIZP0915367 NMMBP02705 NMNSF01075 NTOUP200709-044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100%
英文俗名 Goby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LC 2017淡水魚紅皮書:LC
形態特徵

背鰭VI , I-9 ; 臀鰭 I , 9 ; 胸鰭 16 ; 腹鰭 I , 5。 全身皆裸出無鱗。無側線。第一背鰭各棘約等長,第二背鰭基較長,後部鰭條略短,鰭高略小於體高,平放時未達尾鰭基部上方。臀鰭與第二背鰭相對,同形,起點於第二背鰭第一鰭條下方。胸鰭寬大,長圓形,中側位,雄魚胸鰭末端可達肛門上方。腹鰭呈一大型吸盤,雄魚其腹鰭末端延伸至肛門下方。尾鰭呈長圓形。體呈乳黃色,腹面乳白色,體側具有三個寬大黑色橫帶,第一個位於胸鰭下方,第二個位於第二背鰭基部下方,第三個較窄,位於尾鰭基部。體側橫帶間隔區上半部,具有許多褐色網紋。口內部呈橙紅色。頭部側面大型黑斑,頭項背部至背鰭起點前具褐色網紋。各鰭灰白而透明,第一背鰭進基部具有一黑色線紋;第二背鰭具2~3列黑色細點。尾鰭具有二橢圓形白色斑塊。胸鰭具一大型黑斑,斑點寬度達鰭高1/2。(2019/04/25)

棲所生態

為小型底棲魚類,喜好棲息於清澈小溪流之礫石棲地。不好游動,常與周圍的石礫形成極佳的保護色。肉食性魚類,以小型水生昆蟲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台灣東部較清澈的溪流中、下游區  

漁業利用

小型魚種,無重要漁業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