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Taenioides cirratus  
發音 
Taenioides cirratus鬚鰻鰕虎
by: 黃鵬武
命名者 (Blyth, 1860) 棲息深度 0 - 10公尺
中文名 鬚鰻鰕虎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鰕虎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60 Gobi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鬚鰻鰕虎魚 
最大體長 3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甘仔魚、狗甘仔、灰盲條魚、長身甘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西南部 
棲息環境   模式種產地
印度加爾各答 
同種異名 Amblyopus brachygaster, Amblyopus cirratus, Gobioides cirratus, Taenioides brachygaster, Taenioides caeculus, Taenioides snyderi   
參考文獻 台灣淡水及河口魚圖鑑(周及高,2011)  Blyth, E. 1860 道津喜衛 1951 Dotu, Yosie 1958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6343 ASIZP0056756 ASIZP0056795 ASIZP0058409 ASIZP0058410 ASIZP0058901 ASIZP0059014 ASIZP0059339 ASIZP0060119 ASIZP0062819 ASIZP0064391 ASIZP0064393 ASIZP0067662 ASIZP0068582 ASIZP0068626 ASIZP0069199 ASIZP0069200 ASIZP0069236 ASIZP0069300 ASIZP0069338 ASIZP0069341 ASIZP0069349 ASIZP0075238 ASIZP0075239 ASIZP0075240 ASIZP0075551 ASIZP0076031 ASIZP0076032 ASIZP0806712 ASIZP0806713 ASIZP0806714 ASIZP0806715 ASIZP0916712 ASIZP0916713 ASIZP0916714 ASIZP0916715 FRIP01116 ...列出全部55筆... 
英文俗名 Bearded worm goby; Bearded eel goby; Hooghly gobyeel 
瀕危狀態 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DD    
形態特徵

背鰭VI-I , 42~46 ; 臀鰭 I , 43~44 ; 胸鰭 14~16。體頗為延長,前半部呈圓筒形,後部漸側扁,與鰻形較相似。頭部寬而短,亞圓筒形,具有數行粘液管的突起皮褶,多條自眼向各方輻射分布,並也分布在頰部、鰓蓋及吻側等處。其頭長略小於腹鰭基部後緣到肛門的距離。吻短兒圓鈍。眼退化,隱於皮下。眼間距寬大,稍圓凸。口寬短,上位,口裂幾近垂直。頭部腹側前區的兩側各具有3條短鬚。體裸露無鱗。體側具有26個乳突狀的粘液孔,排列稀疏。背鰭相連,以第五、六、七棘的間隔較大;鰭條均摺在皮膜中,後端具一缺刻,可與尾鰭區分。尾鰭呈尖茅形。臀鰭與背鰭同形。其起點在背鰭第二軟條的下方。胸鰭寬圓,腹鰭長,癒合成一常漏斗狀,後緣完整無缺刻。體色呈鉛紅色帶藍灰色調,腹鰭較為淺白。尾鰭呈黑色,其他各鰭呈暗灰色。(2019/04/24)

棲所生態

喜好棲息於河口、港灣、紅樹林濕地、沙岸海域等棲地中。大多出現在泥質的底質環境,常隱於洞穴中。屬雜食性,喜好以有機質碎屑、小型魚蝦等為食物來源。 

地理分布

台灣西岸沿海、河口、港灣等地區為主要分佈區。 

漁業利用

小型魚種,無重要漁業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