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lectorhinchus flavomaculatus  
發音 
Plectorhinchus flavomaculatus黃點胡椒鯛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Cuvier, 1830) 棲息深度 3 - 50公尺
中文名 黃點胡椒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石鱸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74 Haemul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黃斑胡椒鯛 
最大體長 6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打鐵婆、黃點石鱸、圭誌(澎湖)、番圭誌(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紅海 
同種異名 Diagramma flavomaculatum, Gaterin citronellus, Gaterin flavomaculatus, Gaterin reticulatus, Plectorhinchus reticulatus, Plectorhynchus flavemaculatus, Plectorhynchus flavomaculatus, Plectorinchus flavomacula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 of Japan(Nakabo, 2002);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5(FAO, 2001)  Cuvier, G. etc. 183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4674 ASIZP0054875 ASIZP0078403 ASIZP0807162 ASIZP0917162 FRIP20538 FRIP21675 FRIP21717 NTMP1086 NTUM04335 USNM00204357  
典藏基因2016-01-26,Chia-Hao Chang,CO1,100%
英文俗名 Netted sweetlips; Sweetlip; Lemon sweetlips; Lemonfish; Lemon sweetlip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背緣隆起呈弧形,腹緣圓。頭中大,背面隆起。吻短鈍而唇厚,隨著成長而腫大。口小,端位,上頜突出於下頜;頜齒呈多行不規則細小尖錐齒。頤部具6孔,但無縱溝亦無鬚。鰓耙細短,第一鰓弓鰓耙數11-14+1+16-19。體被細小弱櫛鱗,側線完全,側線鱗數53-60。背鰭單一,中間缺刻不明顯,無前向棘,硬棘數XII-XIII(大部分為XIII),軟條數19-22;臀鰭基底短,鰭條數III+7;尾鰭略內凹或幾近截平。頭及體側灰白色。成魚魚體呈淡灰藍色,頭部、體側、背鰭及尾鰭,散布著許多黃色的斑點;眼下之頰部鰓蓋有數道黃色縱帶,腹部為白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礁區內外活動,亦發現於海藻床或沙地,通常單獨活動,以小魚、小蝦等為主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東至菲律賓,北達日本,南迄澳洲。臺灣南部、東北部、北部及澎湖海域等均見。 

漁業利用

漁期全年皆有,可利用延繩釣、底拖網或手釣等漁法捕獲,為高經濟價值魚種,魚肉味美,可作紅燒或味噌湯。其體色鮮麗而特殊,亦常被飼養於水族箱中觀賞。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