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nampses melanurus  
發音 
Anampses melanurus烏尾阿南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eeker, 1857 棲息深度 15 - 40公尺
中文名 烏尾阿南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隆頭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12 Lab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烏尾阿南魚 
最大體長 12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尾斑真珠龍、黑尾真珠龍、烏尾鸚鯛、娘仔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尼安曼群島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Myers, R.F., 1991. Micronesian reef fishes.. Second Ed. Coral Graphics, Barrigada, Guam. 298 p.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Myers, R. F.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4891 ASIZP0055196 ASIZP0069398 ASIZP0070908 ASIZP0804199 ASIZP0914199 BPBMI23420 FRIP00046 NMMSTP00054 NTUM03731 NTUM04351 NTUM04604  
典藏基因2012-01-15,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White-spotted wrasse; Blacktail wrasse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形,側扁。口小;唇稍厚,內側具縐褶;上下頜前方各有一對向前伸出門狀齒,扁平而有切截緣。體被大或中大鱗,頭部眼前無鱗,胸部鱗片不較體側為大;側線連續。D.IX, 12; A.III, 12; L.l. 26; G.R. 14-17。尾鰭圓型。體色隨魚齡及性別變化不大,一般皆為黑褐色,體側每一鱗片具一白點;頭部有大如瞳孔之白點或白帶;尾鰭基部黃色,後緣為一黑色寬橫帶;鰓蓋膜後緣有一黑色圓斑。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面海的珊瑚礁海域,或是礁坡區域,深度可達40公尺。白天在珊瑚礁區覓食活動,晚上則鑽沙而眠;獨居或成對生活,或行一夫多妻生活。具性轉變的行為,屬於先雌後雄型。以小型的甲殼類、軟體動物和多毛類等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太平洋區,由印尼到依斯特,北至琉球群島,南至Scott Reef海域等。臺灣除西部外,各地海域皆有分布。 

漁業利用

小型之隆頭魚,體態漂亮,是觀賞魚種,在水族箱中常躲在礁石間或將身體埋在底砂裡,因此,和人玩捉迷藏的遊戲,常常讓人找不著蹤影。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