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Choerodon fasciatus  
發音 
Choerodon fasciatus七帶豬齒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Günther, 1867) 棲息深度 5 - 35公尺
中文名 七帶豬齒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隆頭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12 Lab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七帶豬齒魚 
最大體長 3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石老、四齒仔、西齒、七帶寒鯛、四齒(臺東)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澎湖、蘭嶼、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澳洲昆士蘭州 
同種異名 Choerodon balerensis, Lepidaplois mirabilis, Lienardella fasciata, Xiphochilus fascia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Randall, J.E., G.R. Allen and R.C. Steene, 1990. 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Hawaii. 506 p  Günther, A. 1867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5146 ASIZP0057412 ASIZP0058796 ASIZP0065275 ASIZP0802590 ASIZP0805812 ASIZP0912590 ASIZP0915812 FRIP20178 FRIP20440 FRIP21374 FRIP22082 NMMSTP00997 NTUM04702 NTUM04703 NTUM04761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
英文俗名 Harlequin tusk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卵型,前部輪廓陡峭。吻略尖;上頜犬齒 6枚,下頜犬齒 4枚,向後外方伸出彎曲。眼眶間隔稍突。眼眶間隔、吻與下頜裸露;頰部、鰓蓋及背鰭、臀鰭基部被鱗;側線連續。D. XII,7-8;A. III,10;P. 14-15;L.l. 28-29;G.R.6+11;胸鰭扇狀;腹鰭稍尖;尾鰭截形。體背面黃綠色,腹面較淡;頭與體共具 8對由鮮紅與白色、藍色或黑色交錯之垂直帶。背鰭紅色,基部較淡,硬棘前端暗色;胸鰭黃色,基部紅色;腹鰭紅色,棘部與鰭緣淡藍色;臀鰭黑紅色,邊緣具淡藍紋;尾鰭白色,末緣紅色。幼魚之背、臀鰭末端都具一眼斑。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區,水深約5-35公尺。獨居且領域性高;以具外殼的軟體動物、甲殼類與棘皮類動物等為食,偶爾也捕食蠕虫。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為反赤道分布之魚種,包括日本至臺灣,及澳洲至新加勒多尼亞海域等。臺灣分布於西南部、南部、澎湖、綠島及蘭嶼等。 

漁業利用

中大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艷,常被當作觀賞魚,亦可食用,以延繩釣、一支釣較容易上鉤。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