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Labroides bicolor  
發音 
Labroides bicolor雙色裂唇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Fowler & Bean, 1928 棲息深度 2 - 40公尺
中文名 雙色裂唇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隆頭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12 Labr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雙色裂唇魚 
最大體長 14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魚醫生、兩色倍良、假漂漂、柳冷仔、兩色擬隆鯛、兩色鸚鯛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澎湖、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菲律賓 
同種異名 Fowlerella bicolor, Labroides bicolour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Randall, J.E., G.R. Allen and R.C. Steene, 1990. 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Hawaii. 506 p.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5143 ASIZP0059231 ASIZP0073561 ASIZP0806110 ASIZP0916110 NMMSTP00854 NTMP0107 NTUM03922 NTUM03923 NTUM03924 NTUM03925  
典藏基因,,CO1,100%
英文俗名 Yellow diesel wrasse; Bicolor cleanerfish; Bicolor cleaner wrasse; Bicolour cleaner wrasse; Bicolored cleaner wrasse; Cleaner wrasse; Bicoloured cleaner wrasse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型,側扁;頭尖錐狀。下唇分成兩葉;齒小,上下頜前方各具對犬齒。鱗片中型,頰部具 4列小鱗片。D. IX, 10-11;A. III,9-10;P. 13;L.l. 26-28;尾鰭圓形。幼魚體白色,自吻端經眼至體後端具黑縱帶,隨年齡漸長,黑帶從後端漸消失;背鰭與臀鰭黑色,末緣白色;尾鰭白色,具黑緣。成魚體側黑帶漸消失,體前半部深色,後半部淡色或偏黄,體鱗常具一黑點;各鰭黑色,背、臀鰭鰭緣白色;尾鰭淡色或偏黄,末端具黑色環紋,上下鰭緣末端白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岩礁區,深度約2-40公尺的溫熱帶海域。它們以「上–下」的特殊行為,向生病的魚兒,宣示它們的身份。以其它魚身上的寄生蟲或壞死的組織為食,是海裡的有名的「魚醫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東非到萊恩、馬貴斯及社會群島,北至日本琉球與臺灣海域,南至羅得豪島等。臺灣南部及澎湖海域較常見。 

漁業利用

小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豔,是適合水族觀賞的魚類,非食用經濟魚種。在臺灣是稀有魚類,較難尋得它們芳蹤,只有在南部較能驚鴻一瞥。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