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Macropharyngodon moyeri  
發音 
Macropharyngodon moyeri莫氏大咽齒鯛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Shepard & Meyer, 1978 棲息深度 7 - 17公尺
中文名 莫氏大咽齒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隆頭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12 Lab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莫氏大咽齒魚 
最大體長 12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石斑龍、娘仔魚、莫氏大咽鸚鯛、莫氏曲齒鸚鯛、莫氏鸚鯛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伊豆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Wang, S.-C., J.-P. Chen and K.-T. Shao, 1994 Four new records of labrid fishes (Pisces: Labridae) from Taiwan. Acta Zoologica Taiwanica 5(1):41-45  Shepard, J.W. etc. 1978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Wang, S. C. etc. 1994 Endo, H. etc. 2001 
典藏標本 ASIZP0056918 FRIP20024  
英文俗名 Moyer's wrasse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形,側扁。頭高;吻尖。上頜具多個平扁齒。前鰓蓋骨後緣平滑,僅後下方游離;鰓膜與峽部相連。鱗片中型,吻部、頰部與鰓蓋裸露。D. IX, 12;A. III, 12;P. 12;L.l. 27;胸鰭圓形;腹鰭尖形,第一棘延長;尾鰭稍圓形。頭背及體背側磚紅色,頭腹側黄色,腹側橘紅色,各鱗片末緣深紅色;頭背側具深紅紋,腹側具淡橘紅紋;唇黄色;鰓蓋末緣具一黑斑。背、臀鰭淡紅色,具淡黄色斑點或紋緣。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周圍砂泥地,尤其是藻類繁生之水域。以小蝦、軟體動物、海星,以及多毛類之蠕蟲等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臺灣及日本。臺灣分布於東部及綠島等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豔,是較適合水族觀賞的魚類,非食用經濟魚種。臺灣分布較稀少。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