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Oxycheilinus digramma
Oxycheilinus digramma雙線尖唇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Lacepède, 1801) 棲息深度 3 - 50公尺
中文名 雙線尖唇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隆頭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12 Lab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雙線尖唇魚 
最大體長 4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雙線龍、汕散仔、闊嘴郎、雙線鸚鯛、龍王(臺東)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北部、東北部、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模里西斯 
同種異名 Cheilinus coccineus, Cheilinus commersoni, Cheilinus commersonii, Cheilinus diagramma, Cheilinus diagrammus, Cheilinus diagrammus, Cheilinus digramma, Cheilinus digrammas, Cheilinus digrammus, Cheilinus lacrymans, Cheilinus radiatus, Cheilinus roseus, Labrus digramma ...共16筆..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Randall, J.E., G.R. Allen and R.C. Steene, 1990. 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 University of Hawaii Press, Honolulu, Hawaii. 506 p.  Lacepede, B. G. E. 1801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6374 ASIZP0057452 ASIZP0057494 ASIZP0060532 ASIZP0066486 ASIZP0066492 ASIZP0071023 ASIZP0801938 ASIZP0801939 ASIZP0804242 ASIZP0911938 ASIZP0911939 FRIP21250 NMMBP02377 NMMBP04791 NMMBP04792 NMMBP04793 NMMSTP00567 NTMP1460 NTUM01263 NTUM03725 NTUM04737 NTUM05024 NTUM06794 USNM00154034 USNM00276818  
典藏基因2008-08-04,張榮樺,CO1,100% 2008-08-04,張榮樺,CO1,100%
英文俗名 Cheeklined maori wrasse; Cheeklined wrasse; Bandcheek wrasse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呈長卵圓形;頭部眼上方輪廓稍凹,然後稍凸。口中大,前位,略可向前伸出;吻長,突出;鼻孔每側 2個;上下頜各具錐形齒一列,前端各有一對大犬齒;前鰓蓋骨邊緣具距齒,左右鰓膜癒合,不與峽部相逢;體被大形圓鱗。D.I X, 10;A. III, 8;P. 12;L.l. 14-16+7-9;G.R. 5-7+9-10;腹鰭短;尾鰭稍圓至截形或稍雙凹型。幼魚體色淡茶色,體側有兩條白色縱帶,兩縱帶所夾區域或呈褐色。成魚體色多變,由橙紅色至橄欖綠色;頭部具許多紅色的點及平行線,平行線方向在眼上下緣與頭背緣方向相同,眼下方平行線則斜下至鰓蓋後下緣,眼後二條明顯的平行縱線僅至鰓蓋前端;體腹部色稍淡,體鱗具短橫線,尾柄無白橫帶;各鰭顏色與體色相同,但尾鰭鰭條綠色,鰭膜黃綠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溫暖的珊瑚礁海域,由潮間帶到亞潮帶50公尺水深處,特別喜歡在礁湖及隱密而茂盛的向海珊瑚林中。具有與鬚鯛類魚種同游的習性,可依鬚鯛體色的不同而轉換自己的體色;當鬚鯛用它們那敏銳的觸鬚探索到藏身泥地的小獵物後,偷懶而機警的雙線尖唇魚,立刻投機的急游出鬚鯛群去掠奪獵物;通常小魚是它們的主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由紅海到馬歇爾群島及薩摩亞,北至日本、臺灣海域等。臺灣之東部、東北部、南部及離島之小琉球、蘭嶼、綠島均有記錄。 

漁業利用

中大型之隆頭魚,體色鮮豔,是適合水族觀賞的魚類,亦可食用,但非食用經濟魚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