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aesio caerulaurea  
發音 
Caesio caerulaurea烏尾鮗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Lacepède, 1801 棲息深度 5 - 50公尺
中文名 烏尾鮗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烏尾鮗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71 Caesio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褐梅鯛 
最大體長 3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烏尾冬仔、紅尾冬(臺東)、青冬(澎湖)、烏尾冬(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摩鹿加群島 
同種異名 Caesio azuraureus, Caesio caerulaureus, Caesio cearulaurea, Caesio coerulaureus, Caesio maculatus, Caesio nori, Smaris mauritian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  Lacepede, B. G. E. 180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5705 ASIZP0055733 ASIZP0070970 ASIZP0073177 ASIZP0804383 ASIZP0805602 ASIZP0914383 ASIZP0915602 FRIP21400 FRIP22309 FRIP22435 NMMBP02146 NMMBP04055 NMMBP04056 NMMBP04143 NMMSTP00233 NTMP0171 NTUM01156 NTUM01157 NTUM01158 NTUM06145  
典藏基因2015-10-23,Chia-Hao Chang,CO1,%
英文俗名 Scissor-tailed fusilier; Scissor tailed fusilier; Blue and gold fusilier; Blue-and-gold fusilier; Blue fusiler; Gold-banded fusili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長紡錘形;標準體長約為體高之2.9-3.4倍。口小,端位;上頜骨具有伸縮性,且多少被眶前骨所掩蓋;前上頜骨具一個指狀突起;上下頜前方具一帶狀細齒。鰓蓋後緣具一枚小鈍棘,前鰓蓋無鋸齒。體被中小型櫛鱗;頭背前鱗左右不相連而留下一窄的裸露區域;側線完全且近於平直,側線鱗數65-70。背鰭硬棘X,軟條15;臀鰭硬棘III,軟條12;胸鰭鰭條20-22。體背藍色,腹面銀白或淡或帶紅色光澤。體側具一條金黃色縱帶。胸鰭基部具黑色斑塊;尾鰭上下葉各具一條黑色縱帶。本種魚分類上仍有歧見,現依據 Nelson(1994)將其置於笛鯛(Lutjanidae)科中的烏尾鮗亞科(Caesioninae)。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較深的瀉湖或礁石區陡坡外圍海域,性喜大群洄游於中層水域,游泳速度快且時間持久。屬日行性魚類,晝間在水層間覓食浮游動物,夜間則於礁體間具有遮蔽性的地方休息。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之熱帶海域,西起非洲東岸、紅海,東至薩摩亞,北至日本,南迄新加勒多尼亞。臺灣各地岩礁或珊湖礁海域均有產,是常見之種。 

漁業利用

一般以圍網、流刺網或一支釣捕獲。肉質不錯,是市場常見之食用魚,以煎食或紅燒食之。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