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Malacanthus latovittatus  
發音 
Malacanthus latovittatus側條弱棘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Lacepède, 1801) 棲息深度 20 - 65公尺
中文名 側條弱棘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弱棘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55 Malacanth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側條弱棘魚 
最大體長 4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軟棘魚、魽吉仔(臺東)、假柳冷仔(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東北部、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度洋太平洋 
同種異名 Labrus latovittatus, Malacanthus taeniatus, Malacanthus urichthys, Oceanops latovittatus, Taenianotus latovitta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Lacepede, B. G. E. 180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8536 ASIZP0070886 ASIZP0804195 ASIZP0914195 FRIP21046 NMMBP09049 NMMSTP00285 NTOU-AE6074 NTUM01280 NTUM05661 NTUM05662 NTUM05663 NTUM06642  
典藏基因2012-01-15,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Sand tilefish; Striped blanquillo; Blue blanquillo; Banded blanquillo; False whiting; Eye of the sea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極長,體高為標準體長的15-20 ﹪;背鰭前無任何高凸的脊。吻短。口大,端位;上頜骨僅延伸至鼻部下方;上下頜齒具細小圓錐狀齒,前主上頜骨後部有一犬齒。前鰓蓋邊緣平滑,主鰓蓋棘發展完全。鰓耙短,6-140(通常為9)。側線鱗孔116-132。脊椎骨數10+14。背鰭基底長,具硬棘III-IV(通常為IV),軟條43-47(通常為45);臀鰭亦長,具硬棘I,軟條37-40(通常為39);尾鰭截形。頭與體上半部藍色,腹面藍白色;體側中央由吻端向後延伸至尾鰭具黑色寬帶,幼魚幾乎覆蓋體中部和尾部。背鰭藍灰色而具淡色緣,基底附近暗色;臀及腹鰭白色;胸鰭藍色;尾鰭下緣黑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外緣沙質底海域。單獨或成對一起生活,具有挖洞以避敵害之習性,但仍會先嘗試著驅逐入侵者。以底棲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紅海、非洲東部,東至夏威夷,北至日本,南至新加勒多尼亞及薩摩亞。臺灣分布於南部、東北部、東部、小琉球及蘭嶼沿海。 

漁業利用

食用魚,但不常見,以生鮮或鹽漬被利用。此外因體色獨特而顯眼,是水族養殖業寵物之一。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