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arupeneus barberinus  
發音 
Parupeneus barberinus單帶海緋鯉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Lacepède, 1801) 棲息深度 5 - 100公尺
中文名 單帶海緋鯉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鬚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82 Mull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條斑副緋鯉 
最大體長 6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大條、秋姑、鬚哥、番秋哥(澎湖)、海汕秋哥(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摩鹿加群島 
同種異名 Mullus barberinus, Parupenaeus barberinus, Parupeneus berberinus, Pseudopeneus barberinus, Pseudupeneus barberin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5(FAO, 2001)  Lacepede, B. G. E. 1801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9550 FRIP00816 FRIP20184 NMMBP02710 NMMBP03384 NMMBP04247 NMMBP06560 NMMBP06599 NMMBP08505 NMMBP08677 NMMSTP00744 NTUM03153 NTUM03154 NTUM03155 NTUM03156 NTUM03157 NTUM03158 NTUM03159 NTUM03160 NTUM03827 NTUM06812 NTUM06837  
英文俗名 Dash-and-dot goatfish; Dot and dash goatfish; Dash-dot goatfish; Dash & dot goatfish; Dash and dot goat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稍側扁,呈長紡錘形。頭稍大;口小;吻長而鈍尖;上頜達近吻部2/3處;上下頜均具單列齒,齒中大,較鈍,排列較疏;鋤骨與腭骨無齒。具頦鬚一對,末端達眼眶後緣下方,或稍後方。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具二短棘;鰓膜與峽部分離;鰓耙數6-7 + 20-25。體被弱櫛鱗,易脫落,腹鰭基部具一腋鱗,眼前無鱗;側線鱗數27-28,上側線管呈樹枝狀。背鰭兩個,彼此分離;胸鰭軟條數16-18(通常為17);尾鰭叉尾形。體銀白或粉紅色,由吻部經眼睛至背鰭軟條部下方具一黑褐色縱帶;尾柄近尾鰭基部有一大圓形黑斑;背鰭棘部灰色具淺粉紅斑,軟條部與臀鰭淺紅褐色;腹鰭與尾鰭紅褐色;頦鬚淺紅褐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5-100公尺深度的溫暖向海礁坡礁區、潟湖等內外側泥砂地,或滿布綠色植被的海藻床。白天時獨自或三五成群的游動在充滿多毛類、甲殼類的砂泥地上,用敏銳的觸鬚、探索躲藏在砂泥地的食物;夜晚來臨時,則在平坦的砂泥地上靜靜的獨眠。幼魚會出現在海岸邊的低窪潮池區是分布最廣泛之海緋鯉。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 西起非洲東部,東到萊恩、馬貴斯及土木土群島,北起琉球群島,南至澳洲。臺灣各地皆有,但多分布在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漁期全年皆有,可利用流刺網、延繩釣等漁法捕獲,肉味鮮美,適宜紅燒或油煎。特殊之覓食行為,故常被水族館做展示用。可是本種魚曾有過體內累積熱帶魚毒,而引起食用者食物中毒的記錄,而且有毒魚無法與未累積毒性的魚由外觀區別,所以食用者請自求多福。急救時,在患者清醒下,以手觸喉頭迫使胃內容物吐出,並且保存殘渣供毒性檢定。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