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arupeneus spilurus  
發音 
Parupeneus spilurus大型海緋鯉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eeker, 1854) 棲息深度 1 - 80公尺
中文名 大型海緋鯉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鬚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82 Mull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點紋副緋鯉 
最大體長 50 cm TL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秋姑、鬚哥、紅秋哥(澎湖)、黑點秋哥(澎湖)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澎湖、東沙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長崎 
同種異名 Papupeneus spilurus, Parupeneus fraterculus, Parupeneus signatus, Pseudupeneus jeffi, Upeneus signatus, Upeneus spilur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5(FAO, 2001)  Bleeker, P. 185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60026 ASIZP0060414 ASIZP0062332 ASIZP0065858 ASIZP0070104 ASIZP0801077 ASIZP0804340 ASIZP0805881 ASIZP0911077 ASIZP0914340 ASIZP0915881 FRIP20114 NMMBP02203 NMMSTP00579 NMNSF01273 NTMP1433 NTUM04613 NTUM08207  
典藏基因2008-03-25,Kui-Ching Hsu,CO1,100%
英文俗名 Blackspot goat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稍側扁,呈長紡錘形。頭稍大;口小;吻長而鈍尖;上頜僅達吻部的中央;上下頜均具單列齒,齒中大,較鈍,排列較疏;鋤骨與腭骨無齒。具頦鬚一對,末端達眼眶後緣後方。前鰓蓋骨後緣平滑;鰓蓋骨具二短棘;鰓膜與峽部分離;鰓耙數6-7 + 21-24。體被弱櫛鱗,易脫落,腹鰭基部具一腋鱗,眼前無鱗;側線鱗數27-28,上側線管呈樹枝狀。背鰭兩個,彼此分離;第二背鰭最後軟條延長;胸鰭軟條數15-16(通常為16);尾鰭叉尾形。體呈橘紅色至紅褐色,腹面淡紅色或偏白色;體側鱗片緣偏暗;自吻端至體側中央具3條黑褐色縱帶,分別由兩條淡紅至白色的縱帶分隔,最上面一條黑褐色縱帶較其餘2條清晰,第2條經過眼睛且沿側線而行;尾柄側線上方具一大黑斑,兩側黑斑通常不相連;各鰭為橘紅或淡;頦鬚白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珊瑚礁外緣的砂地,或者是碎礁地上,利用鬍鬚來探索在砂泥底質上活動的底棲生物,如甲殼類、軟體動物、魚類及蠕虫等。日行性的魚類,白天在礁砂混合區獨自遨遊或成小群聚集;晚上就找個安全的地方,靜靜的養精蓄銳。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尼、菲律賓、中國南海、臺灣、日本、澳洲及紐西蘭等。臺灣分布於南部、澎湖、東部海域有產。 

漁業利用

臺灣各離島礁岸可見到它們,釣場則以臺灣東岸為主,全年都有生產。其肉有一種臭蝦味,有人視為珍饈,有人卻避而遠之。當肉質不新鮮時,會轉硬,此時只有紅燒才易入口。特殊之覓食行為,故常被水族館做展示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