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Scolopsis taenioptera  
發音 
Scolopsis taenioptera條紋眶棘鱸
by: ©Randall, John E.
命名者 (Cuvier, 1830) 棲息深度 3 - 50公尺
中文名 條紋眶棘鱸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金線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76 Nemipte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條紋眶棘鱸 
最大體長 3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條紋赤尾冬、紅尾冬仔、龍占舅(澎湖)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澎湖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尼爪哇島 
同種異名 Scolopsides cancellatus, Scolopsides taeniopterus, Scolopsis bimaculatus, Scolopsis dubiosus, Scolopsis siamensis, Scolopsis taeniopterus   
參考文獻 A new species of *Pentapodus* (Teleostei: Nemipteridae) from the western Pacific.  The Beagle (Occas. Pap. N. Terr. Mus. Arts Sci.) 53-56;Russell, B.C., 1990. Nemipterid fishes of the world. (Threadfin breams, whiptail breams, monocle breams, dwarf monocl  Cuvier, G. etc. 1830 Russell, B. C. 1990 
典藏標本 ASIZP0059545 SU7312  
英文俗名 Red-spot monocle bream; Red-spot monocle-bream; Yellow-streaked monocle-bream; Lattice monocle bream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頭端尖細,頭背幾成直線,兩眼間隔區不隆突。吻中大。眼大;眶下骨的後上角具一銳棘,下緣有細鋸齒,上緣不具前向棘。口中大,端位;頜齒細小,帶狀;鋤骨、腭骨及舌面均不具齒。第一鰓弓下枝鰓耙數6-7。體被大櫛鱗;頭部鱗域向前伸展至眼前緣及後鼻孔間;前鰓蓋下枝骨脊不具鱗;側線鱗數43-46;側線與硬背鰭基底中點間有鱗5-6。背鰭連續而無深刻,具硬棘 X,軟條9;臀鰭硬棘III,軟條 7;腹鰭達肛門;尾鰭上下葉不呈絲狀延長。體灰黃色,腹面銀白色,體側具不顯之藍及黃斜線紋;頭部具藍紋。各鰭透明;背鰭及尾鰭上下葉具黃緣;胸鰭基部上緣具橘紅斑。

棲所生態

數尾在近海砂泥地上活動,游泳時以一游一停的方式前進,以砂泥地上的小魚、蝦或軟體動物為主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臺灣至澳洲西北部及東北部。臺灣分布於南部、西部、東北部及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

本魚全年皆有產,可利用手釣或在礁岩外砂地放流刺網捕獲,捕獲數量多,具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