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senes cyanophrys  
發音 
Psenes cyanophrys玻璃玉鯧
by: 江偉全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33 棲息深度 0 - 550公尺
中文名 玻璃玉鯧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圓鯧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80 Nome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玻璃玉鯧 
最大體長 2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水母鯧、肉鯧、灰南鯧、黑肉魚(澎湖) 
世界分布 全球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南沙 
棲息環境 大洋、深海、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新愛爾蘭 
同種異名 Cubiceps multiradiatus, Parapsenes rotundus, Psenes auratus, Psenes chapmani, Psenes cyanophris, Psenes fuscus, Psenes guamensis, Psenes javanicus, Psenes kamoharai, Psenes leucurus, Psenes pacificus, Psenes rotundus, Psennes cyanophrys ...共13筆..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Cuvier, G. etc. 1833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64635 ASIZP0065045 ASIZP0065052 ASIZP0067346 ASIZP0068217 ASIZP0068357 ASIZP0080380 ASIZP0802214 ASIZP0802428 ASIZP0803978 ASIZP0912214 ASIZP0912428 ASIZP0913978 FRIP00925 FRIP03181  
典藏基因2012-01-08,柯慧玲,CO1,100% 2012-01-15,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Blue driftfish; Freckled drift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卵圓形而側扁,體頗為柔軟。頭中大,吻端鈍圓。眼中大型,其直徑等於或小於吻長。口斜裂,上下頜約等長;上下頜有細齒,鋤骨、腭骨及舌上則無細齒。前鰓蓋骨及主鰓蓋骨皆無棘。鰓耙細長,具擬鰓;鰓裂寬,鰓膜不相連並在喉峽部游離。體被圓鱗,頭部除鰓蓋具鱗外,餘皆無鱗,鰓蓋上緣不存在無鱗域;背前鱗達眼間隔;側線鱗數約60-63。背鰭兩個,緊鄰,中間具缺刻,第一背鰭硬棘IX-XI,第二背鰭鰭條I + 23-28;臀鰭和第二背鰭同型,II-III + 24-28;胸鰭較長,末端至第二背鰭起點之後下方;尾鰭深叉。體灰褐色,腹部淺色;體側中部具多條暗色點狀縱帶。背、臀、月亮及尾鰭灰黑色;胸鰭淺色。

棲所生態

大洋性魚。幼魚通常隨著水母或漂流藻一起行漂游生活,成魚則行底棲生活,通常棲息於大陸棚陡坡區,深度可達550公尺。主要以浮游動物及漂游性的小魚為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世界各溫帶及熱帶海域。臺灣周邊海域偶可見。 

漁業利用

罕見魚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