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arapriacanthus ransonneti  
發音 
Parapriacanthus ransonneti雷氏充金眼鯛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Steindachner, 1870 棲息深度 1 - 36公尺
中文名 雷氏充金眼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擬金眼鯛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83 Pempher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紅海副單鰭魚 
最大體長 1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大面側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北部、澎湖、小琉球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長崎 
同種異名 Parapempheris argenteus, Parapriacanthus beryciformis, Parapriacanthus guentheri, Parapriacanthus gunetheri, Parapriacanthus ransonnari, Parapriacanthus unwini, Pempherichthys guentheri, Pempheris unwin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5(FAO, 2001);Fishbase(2003)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8684 ASIZP0058907 ASIZP0073046 FRIP00806 FRIP00807 FRIP01315 FRIP20119 NMMSTP00489  
英文俗名 Pigmy sweeper; Slender sweeper; Golden sweep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側扁,呈長橢圓形。頭中等大,吻端鈍圓。眼大型,其直徑遠大於吻長。口斜裂,下頜突出,上頜稍可伸出;上下頜、鋤骨及腭骨均有小錐狀齒,舌上無齒。前鰓蓋骨及主鰓蓋骨皆無棘。鰓耙細長,具擬鰓;鰓裂寬,鰓膜不相連並在喉峽部游離。體被圓鱗;側線鱗數60-79,裸露,延著尾鰭的中間鰭條至其二分之一處止;後端及其兩側無鱗。體呈淡粉紅色;腹部及頭側銀白色;頭及身體背部的鱗片因有許多色素孔聚集而行成暗斑。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礁區突角或洞穴中,經常成一大群游動。夜行性,以動物性浮游生物為食。具有發光器。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紅海和非洲東部,東至馬歇爾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皆有分布。臺灣北部、東北部、南部、小琉球及澎湖海域可發現。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食用價值低。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