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canthaphritis barbata  
發音 
Acanthaphritis barbata鬚棘吻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Okamura & Kishida, 1963) 棲息深度 100 - 500公尺
中文名 鬚棘吻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鱸鰧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39 Percoph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鬚棘吻魚 
最大體長 1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鴨嘴鱚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愛媛縣 
同種異名 Acanthaphritis barbatus, Spinapsaron barbatum, Spinapsaron barba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Okamura, O. etc. 1963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66954 ASIZP0066958 FRIP01060 NTMP0034 NTMP0353 NTMP0552 NTMP0959 NTMP0999 NTMP1422 NTUM06215 NTUM06325 NTUM06902 NTUM06956 NTUM06957  
英文俗名 Duckbill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圓柱形,頭部縱扁,尾部側扁。眼大,兩眼彼此靠近。口大,上頜略長於下頜;前上頜骨連合處具一鬚狀皮質突起;吻端每側各具一前棘;上下頜及鋤骨具齒。體被弱櫛鱗;側線沿延體中部直走,幾平直;頰部及鰓蓋骨具鱗。下鰓蓋膜後端延長,蓋住胸鰭基;鰓被架6。背鰭兩個,第一背鰭低而基底短,具弱硬棘V,第二背鰭基底延長,具軟條20-21;臀鰭與背鰭相對,具軟條25-26;胸鰭鰭條19-21;尾鰭截形,或略圓形。體呈灰綠色,鰓蓋至尾鰭基具一鮮黃色縱帶。第一背鰭具黑斑點。以前所記載之Spinapsaron barbatus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石質底部之大陸棚與大陸棚邊緣上。棲息深度在100-500公尺間。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日本南部到臺灣以及澳洲西北部。臺灣分布於西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無經濟價值性,僅作學術研究。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