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arapercis decemfasciata  
發音 
Parapercis decemfasciata十橫斑擬鱸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Franz, 1910) 棲息深度 10 - 100公尺
中文名 十橫斑擬鱸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擬鱸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35 Pinguiped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十橫斑擬鱸 
最大體長 15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海狗甘仔、狗、舉目魚、雨傘閂、花狗母海、沙鱸、狗母梭(臺東)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橫濱 
同種異名 Neopercis decemfasciat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Franz, V. 191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5527 ASIZP0058547 ASIZP0059484 ASIZP0064675 ASIZP0064725 ASIZP0064917 ASIZP0064961 ASIZP0072207 ASIZP0072214 ASIZP0072216 ASIZP0072217 ASIZP0072218 ASIZP0072219 ASIZP0800067 ASIZP0800155 ASIZP0800156 ASIZP0800162 ASIZP0802492 ASIZP0802493 ASIZP0804876 ASIZP0804877 ASIZP0804878 ASIZP0804879 ASIZP0804880 ASIZP0910067 ASIZP0910155 ASIZP0910156 ASIZP0910162 ASIZP0912492 ASIZP0912493 ASIZP0914876 ASIZP0914877 ASIZP0914878 ASIZP0914879 ASIZP0914880 FWO1745-T NMMBP00802 ...列出全部54筆... 
典藏基因2008-03-24,Kui-Ching Hsu,CO1,100% 2011-01-15,張家豪,CO1,%
英文俗名 Sandperc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近似圓柱狀,尾部略側扁;頭稍小而似尖錐形。吻尖而平扁。眼中大,上側位,稍突出於頭背緣。口中大,略傾斜;上頜略短於下頜;頜齒呈絨毛狀齒帶,外側列較大,下頜前端具犬齒6枚;鋤骨具齒,腭骨有齒。體被細鱗,側線簡單而完全;側線鱗數59-61。背鰭連續,硬棘部與軟條部間無缺刻,具硬棘IV,軟條23-25;臀鰭硬棘I,軟條19;胸鰭軟條20-22;尾鰭圓形。體呈黃褐色,或稍暗;體背側具12條深黃色橫帶;尾鰭具四條淡細橫帶。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砂泥底質的亞潮帶。以魚類及底棲甲殼類動物為食物。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臺灣及日本。臺灣分布於西南部及東北部海域。 

漁業利用

中小型魚,可食用,唯魚體大小不一,亦常作下雜魚處理。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