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Beliops batanensis  
發音 
Beliops batanensis菲律賓針鰭鮗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Smith-Vaniz & Johnson, 1990 棲息深度 9 - 12公尺
中文名 菲律賓針鰭鮗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七夕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44 Plesiop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菲律賓針鰭鮗 
最大體長 2.11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銀寶魚、黑七夕魚 
世界分布 中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菲律賓巴坦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Smith-Vaniz, W. F. etc. 199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英文俗名 Spiny basslet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頭中大。吻短;唇厚。眼中大。口端位,斜裂;上頜骨向後達眼後方。體前部除頭、頸、腹鰭前及胸鰭基均無鱗外,其餘均具圓鱗,體後部則具櫛鱗,鱗片末端延長,呈矛狀,而無櫛棘;具有側線2條,上方側線沿背緣延伸至背鰭基底末端,中央側線由肛門附近上方延伸至尾鰭中央鰭條基底。背鰭單一,硬棘部鰭膜間具淺刻,具硬棘XX,軟條2;臀鰭具硬棘XI,軟條2;胸鰭圓形;腹鰭稍延長;尾鰭圓形。福馬林標本,體呈暗色,鰓蓋較淡,上頜後部及鰓被架膜具許多小黑色素胞,頭背部由背鰭起點至下唇,有一不顯之白帶。背、臀鰭色深,鰭條末端色淡。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珊瑚礁區。穴居性,且魚體小型,行動極為隱密,不易觀察其生活習性。肉食性,以無脊椎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僅分布於中西太平洋區,即菲律賓之北部,臺灣可能也有,需再確認。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不具食用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