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Neopomacentrus taeniurus  
發音 
Neopomacentrus taeniurus條尾新雀鯛
未選定代表照或沒有圖片
命名者 (Bleeker, 1856) 棲息深度 0 - 3公尺
中文名 條尾新雀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雀鯛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11 Pomacentr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條尾新雀鯛 
最大體長 10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藍帶雀鯛、青紺仔、厚殼仔 
世界分布 中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礁區、河口、淡水、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尼摩鹿加群島 
同種異名 Glyphidodon cochinensis, Glyphidodon fallax, Glyphisodon amboinensis, Pomacentrus inhacae, Pomacentrus rathbuni, Pomacentrus taeniur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5);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9111 ASIZP0060739 ASIZP0060742 FRIP01324 NTUM02888  
英文俗名 Damselfish; Freshwater demoiselle; Fresh-water demoiselle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橢圓形而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2-2.6倍。吻短而鈍圓。口中型;兩頜齒兩列,小而呈圓錐狀。眶前骨具鱗,眶下骨具鱗,下緣平滑;前鰓蓋骨後緣多少呈鋸齒。體被櫛鱗;鼻部具鱗;側線之有孔鱗片16-17個。鰓耙數21-23。背鰭單一,軟條部略延長而呈尖形,硬棘 XII-XIII,軟條11-12;臀鰭硬棘II,軟條10-11;胸鰭鰭條17-19;尾鰭深叉形,上下葉末端延長呈絲狀。體呈褐色;鰓蓋上緣近側線處具一小黑點。背、臀鰭後半部有時為淡白至黃色,通常僅在背鰭基底末端具一個白色斑點;胸鰭透明,基底上緣具一稍大黑點;尾鰭基部暗褐色,且延伸至上下葉之外緣,中間部分則為淡白至黃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紅樹林、河口、淡水溪流的下游與有淡水流注的港灣。也可發現於純粹的淡水域,但通常是在離岸幾公里內的海水域。產卵則可能在半鹹淡水與淡水中發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自東非與印尼到索羅門群島,北至日本、臺灣,南至澳洲北部與萬那杜。另外帛琉及新加勒多尼亞也有記錄。臺灣北部、西南部等沿岸礁區較常見。 

漁業利用

小型之雀鯛,無食用價值。有人將其作觀賞魚之用。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