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Bolbometopon muricatum  
發音 
Bolbometopon muricatum隆頭鸚哥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40) 棲息深度 1 - 30公尺
中文名 隆頭鸚哥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鸚哥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14 Sca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駝峰大鸚嘴魚 
最大體長 13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鸚哥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澎湖、蘭嶼、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印尼爪哇島 
同種異名 Bolbomatopon muricatum, Bolbometopon muricantum, Bolbometopon muricatus, Bulbometopon muricatum, Callyodon muricatus, Scarus murica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Review and doubtful species of Scaridae of Taiwan(Liao et al., 2004)  Cuvier, G. etc. 183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Liao, U. C. etc. 2004 
典藏標本 ASIZP0056263 ASIZP0063367 NTMP0643  
典藏基因2016-08-26,張家豪,CO1,100%
英文俗名 Double-headed parrotfish; Bumphead parrotfish; Green humphead parrotfish; Humphead parrotfish 
瀕危狀態 II 農委會公告: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略側扁。體長約25公分左右時,頭部前額即向前突出,頭部輪廓可近於垂直角度。後鼻孔明顯的大於前鼻孔。齒板之外表面有顆粒狀突起;每一上咽骨具3列臼齒狀之咽頭齒,其後列者並不發達 。背鰭前中線鱗約2-5(通常為4);頰鱗3列,鱗片大型,最下方列具鱗1-2個;間鰓蓋具1列鱗。鰓耙數16-18。胸鰭具15-16軟條;尾鰭於幼魚時圓形,成體時則略呈雙凹形。初期階段(IP, Initial phase)體呈暗灰色,體側散在白色斑點,至終期階段(TP, Terminal phase)逐漸地變成全深綠色至綠褐色,沿著體側之鱗列,分布淺紫色之條紋;頭部的前緣時常是淡綠色到粉紅色;各鰭之顏色同與體色。

棲所生態

稚魚發現於潟湖;成魚則群游於礁灣或珊瑚礁外圍的海域。以啃食活珊瑚為食,消化後所排泄出的珊瑚蟲骨骼為形成淺海礁區珊瑚沙重要來源。生性機警,在夜間有群體一起睡覺的習性。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海域,西起紅海及東非,東至美屬薩摩亞及萊恩群島,北至日本八重山與維克群島,南至澳洲大堡礁與新加勒多尼亞。臺灣東部、南部、澎湖、綠島及蘭嶼海域均有分布。 

漁業利用

過去主要捕獲的漁法是延繩釣、一支釣、流刺網及籠具等,而本種魚亦是潛水鏢魚的對象以及水族館展示魚種,是鸚哥魚中最大型的魚種,全年皆有產,以夏季較多。但是因漁撈過度,現已非常稀少,台灣沿海目前野外族群推估僅約20-30隻。基於本種魚族群數量迅速消失,有極大存活威脅,在野生動物保育諮詢委員會第8屆第3次會議,審核同意將隆頭鸚哥魚列入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並在103年7月2日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公告「修正保育類野生動物名錄」中,將本種魚列入II級(表示珍貴稀有野生動物名錄)保育類野生動物。已列為禁止捕捉的保育類動物,無論是否知情,都不得公開展示或販售,隆頭鸚哥魚屬於第二級保育動物,依法可罰六個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併科罰金卅萬至一百五十萬元罰鍰。(104/04/09 編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