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Cetoscarus bicolor  
發音 
Cetoscarus bicolor雙色鯨鸚哥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Rüppell, 1829) 棲息深度 1 - 30公尺
中文名 雙色鯨鸚哥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鸚哥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14 Sca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雙色鯨鸚嘴魚 
最大體長 90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青衣、青鸚哥魚、鸚哥魚、蠔魚、菜仔魚(雌)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東北部、澎湖、小琉球、蘭嶼、綠島、東沙、南沙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沙烏地阿拉伯 
同種異名 Bolbometopon bicolor, Callyodon pulchellus, Cetoscarus bicolour, Cetoscarus pulchellus, Chlorurus bicolor, Chlorurus pulchellus, Pseudoscarus nigripinnis, Scarus bicolor, Scarus pulchell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Review and doubtful species of Scaridae of Taiwan(Liao et al., 200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Liao, U. C. etc. 2004 
典藏標本 ASIZP0056260 ASIZP0056261 ASIZP0056262 ASIZP0058286 ASIZP0060723 ASIZP0060817 ASIZP0060818 ASIZP0065997 ASIZP0800610 ASIZP0806777 ASIZP0806778 ASIZP0910610 ASIZP0916777 ASIZP0916778 FRIP21623 NMMBP02347 NMMSTP00560  
典藏基因2008-03-25,Kui-Ching Hsu,CO1,100%
英文俗名 Red-speckled parrotfish; Two-colored parrotfish; Bumphead parrotfish; Bicolour parrotfish; Bicolor parrot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略側扁。吻圓鈍;前額不突出。後鼻孔明顯的大於前鼻孔。齒板之外表面有顆粒狀突起;每一上咽骨具3列臼齒狀之咽頭齒,其後列者並不發達 。背鰭前中線鱗約5-7;頰鱗3列,鱗片小型,最下方列具鱗3-7個;間鰓蓋具2列鱗。鰓耙數20-24。胸鰭具14-15軟條;尾鰭於幼魚時圓形,成體時為內凹形。幼魚期之身體為白色,頭部除吻部外為橙紅色,邊緣帶黑線,吻部則為粉紅色;背鰭具一外緣鑲有橙色邊之黑色斑點。初期階段(IP, Initial phase)的體色為淺紅褐色,背部黃色,體側鱗片具黑色斑點及邊緣,其色澤由上而下漸深。終期階段(TP, Terminal phase)的體色為深藍綠色,體側鱗片具粉紅色緣;自下頜有一粉紅色斑紋向後延伸至臀鰭基部;由上唇有一條粉紅色線向後延伸經胸鰭基底而至臀鰭前緣,在此線上方有粉紅色斑點分佈於身體前部及頭部,而在此線下方則呈為一致藍綠色區域。背鰭及臀鰭為藍綠色,於基部均有平行的粉紅色斑紋;胸鰭為紫黑色;腹鰭為黃色,外緣為綠色;尾鰭為藍綠色,外緣及基部為粉紅色。有些粉紅色紋在魚死後會變成橘黃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清澈的潟湖與臨海礁石區。幼魚喜獨立生活,常在稠密的珊瑚區與藻類棲地活動,啃食底部藻類為生。成魚具有領域性,喜棲息於有珊瑚分布的陡峭斜坡;行一夫多妻制,在成長期間會進行變態行為,而最大的雌魚會改變性別,成為色彩鮮豔的雄魚;以啃食活珊瑚為食。 

地理分布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紅海,東至土木土群島,北至日本伊豆島,南至澳洲大堡礁的南方。臺灣東部、東北部、南部、西部、小琉球、蘭嶼及綠島等之岩礁海域均有分布。 

漁業利用

主要捕獲的漁法是延繩釣、一支釣、流刺網及籠具等,而本種魚亦是水族館展示魚種。全年皆有產,夏季較豐,為大型的食用魚。由於肉質鮮美,適合各種之烹調方式。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