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Scarus ovifrons  
發音 
Scarus ovifrons卵頭鸚哥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Temminck & Schlegel, 1846 棲息深度 3 - 35公尺
中文名 卵頭鸚哥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鸚哥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14 Sca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突額鸚嘴魚 
最大體長 78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鸚哥、突頭鸚哥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蘭嶼、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東京灣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Review and doubtful species of Scaridae of Taiwan(Liao et al., 2004)  Hattori, J. 198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Liao, U. C. etc. 2004 
典藏標本 ASIZP0058921 ASIZP0060726 ASIZP0060977 ASIZP0062096 ASIZP0900035 ASIZP0900474 BPBMI23131 NMMSTP00109 NTMP1376 NTOUP200801-041  
英文俗名 Knobsnout parrot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而略側扁。雄魚額部突出,使吻部呈陡直狀;雌魚則略隆起而使頭背部幾成直線。後鼻孔並不明顯的大於前鼻孔。齒板之外表面平滑,上齒板不完全被上唇所覆蓋;每一上咽骨具1列臼齒狀之咽頭齒。背鰭前中線鱗約6;頰鱗3列。胸鰭具15軟條;尾鰭於幼魚時圓形,成體為截形。幼魚體呈黑褐色,體側及頭部具2-3條白縱紋。初期階段(IP, Initial phase)的雌魚體色為灰藍色;鱗緣為橙色;頭部為灰綠色;鰓蓋為橙色;各鰭為橙色,後緣為藍色。終期階段(TP, Terminal phase)的雄魚體色為藍綠色;鱗片外緣為黑色;頭為藍綠色;由上而下漸淺;頜部為黃色;鰭色和IP期相同,但背鰭及胸鰭的前緣為黃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水域的岩石區。形成小群魚群。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臺灣及日本。臺灣北部、東北部、南部及各離島均有記錄。 

漁業利用

主要捕獲的漁法是延繩釣、一支釣、流刺網及籠具等,而本種魚亦是潛水鏢魚的對象以及水族館展示魚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