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Nibea semifasciata  
發音 
Nibea semifasciata半斑黃姑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Chu, Lo & Wu, 1963 棲息深度 3 - 50公尺
中文名 半斑黃姑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石首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81 Sciae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半花黃姑魚 
最大體長 24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假黃魚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中國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  朱元鼎 編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NTUM00870 NTUM00873  
英文俗名 Sharpnose croaker; Sharpnose jew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背部稍隆起。吻不突出;口裂大,端位,稍傾斜,上頜稍長於下頜,上頜骨後緣達瞳孔後緣;上頜齒最外列齒擴大成犬齒,下頜齒最內列齒擴大成犬齒,上下頜兩側齒在前端中央處皆不相連; 吻緣孔5個,中央緣孔為三角形孔,內外側緣孔沿吻緣葉側裂,在外側緣孔處吻緣葉成3片狀; 吻上孔5個,中央3孔左右各有一外側上孔;頦孔為似5孔型呈弧形排列,中央頦孔隔成2孔,外側頦孔大呈三角形,內側頦孔裂縫型。鼻孔2個,長圓形後鼻孔較圓形前鼻孔大。 眼眶下緣距前上頜骨水平線有一鱗片寬。前鰓蓋具鋸齒緣,鰓蓋具2扁棘;具擬鰓;鰓耙短小。耳石為黃姑魚型,腹面蝌蚪形印跡之「尾區」呈「J」字型,末端達耳石外緣。吻端無鱗,眼周圍﹑頰部及前鰓蓋為圓鱗外,餘皆被櫛鱗;背鰭軟條基有一列鞘鱗。 胸鰭基上緣點在背腹鰭基起點前,鰓蓋末端下方;背腹鰭基起點上下相對,背鰭軟條基為臀鰭基長的4.6倍; 尾鰭楔形。腹腔有褐色細斑,胃為卜字形,幽門垂7個,腸為2次迴繞型,鰾為黃姑魚型,附枝19對。已固定標本,鰓蓋上有黑斑,背鰭棘部淺褐色,鰭皆無色;鰓腔褐色,口腔無色;在頭後,體側上半部的前部,背鰭棘部之前及下方,有向前下方傾斜的細條紋。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砂沙泥底質較淺沿岸海域,以小型甲殼類及小魚等底棲動物為食。鰾能發聲,在生殖期會發出「咯咯」的聲音。生殖季節在初夏,會群聚洄游至島嶼、內灣的近岸淺水域,秋冬則游入較深海域或南下越冬。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南中國海、東海及黃海南部。臺灣北部及西部沿海偶可見。 

漁業利用

主要漁法為底拖網及延繩釣。味鮮美,油炸、清蒸、煮食皆宜。常被誤認為黃魚,故有「假黃魚」之稱,是受歡迎的食用魚。在中國大陸常可大量捕獲,是重要的經濟魚種。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