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ennahia pawak  
發音 
Pennahia pawak斑鰭白姑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Lin, 1940) 棲息深度 3 - 50公尺
中文名 斑鰭白姑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石首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81 Sciae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斑鰭銀姑魚 
最大體長 22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春子、帕頭、白毛(讀音:門)仔、黑耳仔(臺南安平)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澎湖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香港 
同種異名 Argyrosomus pawak, Pennahia pawah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5(FAO, 2001)  朱元鼎 編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9040 ASIZP0063558 ASIZP0066392 ASIZP0066403 ASIZP0066437 ASIZP0076067 ASIZP0079048 ASIZP0700204 ASIZP0801950 ASIZP0801951 ASIZP0801952 ASIZP0911950 ASIZP0911951 ASIZP0911952 NMMSTP01539 NMNSF00487 NMNSF00987 NMNSF01031 NTMP1455 NTUM00876 NTUM01758 NTUM07192 NTUM07193 NTUM07286 NTUM07312 NTUM07325 NTUM07447 NTUM07448 NTUM07449 NTUM07450 NTUM07602  
典藏基因2008-03-24,Kui-Ching Hsu,CO1,100% 2015-11-01,Yu-Ming Shih,CO1,100%
英文俗名 Pawak croak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側扁,背、腹緣略呈弧形。頭鈍尖,口裂大,端位,傾斜,吻不突出,上頜稍長於下頜;上頜最外列齒擴大呈犬齒,口閉時犬齒外露,內列齒細小呈絨毛狀,前端中央無齒,左右側齒中斷不連續,下頜齒內列齒較大為犬齒,外列齒較小,前端中央無齒,左右側齒中斷不連續; 吻緣孔5個,內、外側緣孔沿吻緣葉側裂,吻緣葉完整不被分割;吻上孔3個,圓形孔呈弧形排列;頦孔6個,中央4孔在頤縫合周圍處呈四方形排列,前2孔細小。鼻孔2個,橢圓形後鼻孔較圓形前鼻孔大。眼眶下緣距前上頜骨頂端水平線有一鱗片寬距離。前鰓蓋後緣具鋸齒緣,鰓蓋具2扁棘;具擬鰓;鰓耙細長,最長者略長於鰓絲。吻端、眼周圍、頰部及前鰓蓋被圓鱗,餘被櫛鱗,背鰭軟條部和臀鰭基有一列鞘鱗,尾鰭基部有小圓鱗。耳石為白姑魚型,即三角形,腹面蝌蚪形印跡之「尾區」呈「T」字型,末端僅彎向耳石外緣。背鰭基起點在胸鰭基上緣起點和腹鰭基起點稍前方,胸鰭基和腹鰭基起點相對,位鰓蓋末端下方;尾鰭楔形。腹腔膜深褐色,胃為卜字形,腸為2次迴繞型,幽門垂9-10個,鰾為白姑魚型,附枝24-25對,僅有腹分枝,第二對以後呈翼形開展。體側上半部紫褐色,下半部銀白色;背鰭棘部褐色,第7至第10棘間有一黑色斑,軟條部中間有一白色帶,鰭基及鰭緣為淺褐色;尾鰭淺褐色;臀鰭無色;腹鰭橘黃色有細褐斑;胸鰭淺褐色。口腔白色。鰓腔黑色。鰓蓋青紫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近沿海之砂泥底質中下層水域,以小甲殼類等底棲動物為食。群聚性較弱,一般較少被大量捕獲。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西起爪哇西部,東至臺灣海峽。臺灣分布於西部及澎湖海域等。 

漁業利用

數量少,偶而可見。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