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Cephalopholis igarashiensis  
發音 
Cephalopholis igarashiensis伊加拉九刺鮨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Katayama, 1957 棲息深度 80 - 108公尺
中文名 伊加拉九刺鮨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鮨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38 Serr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七帶九棘鱸 
最大體長 43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七帶鱠、七帶格仔、過魚、石斑、黃條、紅朱格、紅朱鱠(臺東)、紅鱠仔(澎湖) 
世界分布 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伊豆 
同種異名 Cephalopholis igarasiensis, Cephalopholis swani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Yasuda, F., Y. Katsumata, etc. 1977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Heemstra, P.C. etc.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6214 ASIZP0063382 ASIZP0064696 ASIZP0800170 ASIZP0805865 ASIZP0910170 ASIZP0915865 FRIP03139 FRIP21428 NMMBP00143 NMMBP01343 NTUM02305  
典藏基因2011-06-13,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Japanese cod; Goldbar grouper; Grouper; Garish hind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0-2.4倍。頭背部略為陡直;眶間區凹陷。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頜稍能活動,可向前伸出,末端延伸之眼後緣之下方;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下頜內側齒尖銳,排列不規則,可向內倒狀;鋤骨和腭骨具絨毛狀齒。前鰓蓋緣圓而微具鋸齒;下鰓蓋及間鰓蓋微具鋸齒。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60-65;縱列鱗數101-117。背鰭連續,有硬棘IX枚,軟條14;臀鰭硬棘III枚,軟條9;腹鰭腹位,末端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頭部及體側橘紅色;體背側具7條檸檬黃的斑帶,且延伸至背鰭;眼部具3條黃色輻射寬帶;除了背鰭具檸檬黃的斑帶及硬棘尖端為橘色後,餘皆橘紅色;幼魚偏黃,背鰭軟條部具一大黑斑;腹鰭及硬棘部棘間膜尖端黑色,隨著成長而漸褪去。

棲所生態

一般棲息於較深水域,水深在80-250公尺處。主要以魚類及甲殼類等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南部、南海、臺灣、關島、薩摩亞、大溪地及斐濟等。臺灣分布於南部及東部海域。 

漁業利用

罕見魚種,一般漁法以延繩釣、一支釣等捕獲。可食用,清蒸或煮湯皆宜。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