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Epinephelus akaara  
發音 
Epinephelus akaara赤點石斑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Temminck & Schlegel, 1842) 棲息深度 4 - 30公尺
中文名 赤點石斑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鮨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38 Serr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赤點石斑魚 
最大體長 58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紅斑、石斑、過魚、珠鱠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南部、北部、澎湖、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長崎 
同種異名 Epinephelus diacanthus, Epinephelus fario, Epinephelus ionthas, Epinephelus lobotoides, Serranus akaara, Serranus shihpan, Serranus variegat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Temminck, C.J. etc. 1842 鵜川正雄,桶口正毅,水戶敏 Ukawa, M. etc. 1966 水戶敏,鵜川正雄,桶口正毅 Mito, S. etc. 1967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4754 ASIZP0055690 ASIZP0063524 ASIZP0067505 ASIZP0067523 ASIZP0072797 ASIZP0073293 ASIZP0074002 ASIZP0074930 ASIZP0802390 ASIZP0802391 ASIZP0805468 ASIZP0805768 ASIZP0806492 ASIZP0912390 ASIZP0912391 ASIZP0915468 ASIZP0915768 ASIZP0916492 NMMBP06340 NMMSTP00379 RUSI28048 RUSI28054  
典藏基因2012-10-15,張家豪,CO1,100%
英文俗名 Redspotted grouper; Red grouper; Hong Kong grouper; Garrupa 
瀕危狀態 EN IUCN 瀕危狀態:瀕危(EN) A2d 2003-04-30 IUCN鮨科隆頭魚科專家群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7-3.2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微凹陷。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少數大犬齒,兩側齒細尖,可向後倒伏。鰓耙數8-9+15-17。前鰓蓋骨後緣一般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50-54;縱列鱗數92-106。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5-17;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體灰褐色;頭部、體側和奇鰭上散佈小型橙黃色、紅色或橘色斑點;體側另具6條不顯之暗橫帶。背鰭基底具一黑斑。

棲所生態

暖溫性中下層魚類,多生活於岩礁底質的海域,一般不呈大群體活動。稚魚具高度洄游性。肉食性,主要攝食魚類和蝦類。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南中國海、臺灣、東海、南韓及日本。臺灣北部、東部及南部產量甚豐。 

漁業利用

本種是鮨科中重要的經濟性魚種,產量甚多,在各食用國之價格相當高。主要的漁期大約在4月-11之間。主要漁法以延繩釣、一支釣或魚籠捕獲,已能利用箱網養殖。主要食法以煮湯為主,清蒸亦佳。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