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Epinephelus bleekeri  
發音 
Epinephelus bleekeri布氏石斑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Vaillant, 1878) 棲息深度 30 - 100公尺
中文名 布氏石斑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鮨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38 Serr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布氏石斑魚 
最大體長 76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石斑、過魚、紅斑、紅點鱠、芝麻斑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澎湖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菲律賓 
同種異名 Acanthistius bleekeri, Epinephelus albimaculatus, Epinephelus dayi, Epinephelus dayi, Serranus bleekeri, Serranus coromandelicus, Serranus variolosus, Serranus waandersi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Heemstra, P.C. etc.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6215 ASIZP0056228 ASIZP0061832 ASIZP0070126 ASIZP0074931 ASIZP0804174 ASIZP0806493 ASIZP0900216 ASIZP0914174 ASIZP0916493 BPBMI23195 NMMBP02186 RUSI28045 SU7275  
典藏基因2012-01-15,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Duskytail grouper; Bleekeri's grouper; Bleeker's group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3.0-3.5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平坦或微凹陷。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少數大犬齒,兩側齒細尖,可向後倒伏。鰓耙數9-11+16-18。前鰓蓋骨後緣具2-9個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9-53;縱列鱗數99-104。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6-18;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或9;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截形或略凹。頭部及體側褐色、紅褐色或紫灰色,其上散佈許多橘紅色、金黃色或黃色斑點;背鰭及尾鰭上方1/3部位亦具上述之班點,尾鰭下方2/3部位則為暗色。幼魚則有7條不顯之暗帶,前2條在頸部,最後1條在尾柄上。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淺灘堆,棲息深度一般在30-100公尺間。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波斯灣,東至臺灣、印尼及澳洲北部等。臺灣澎湖海域有產。 

漁業利用

具經濟性之食用魚,亦可人工養殖。一般漁法以拖網及一支釣捕獲。清蒸食用佳。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