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Epinephelus corallicola  
發音 
Epinephelus corallicola黑駁石斑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28) 棲息深度 0 - 60公尺
中文名 黑駁石斑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鮨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38 Serr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珊瑚石斑魚 
最大體長 49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石斑、過魚、白目仔、黑虎麻、白馬鱠仔、蘇鼠(香港)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北部 
棲息環境 礁區、河口、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尼爪哇島 
同種異名 Epinephelus caeruleopunctatus, Epinephelus coralicola, Epinephelus tauvina, Serranus altivelioides, Serranus corallicol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es of the Great Barrier Reef and Coral Sea(Randall et al.,1990)  Randall, J. E., G. R. Allen etc. 199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Heemstra, P.C. etc.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6209 ASIZP0056210 ASIZP0056211 ASIZP0067414 ASIZP0067504 ASIZP0067549 ASIZP0074922 ASIZP0075122 ASIZP0700198 ASIZP0802355 ASIZP0802357 ASIZP0802358 ASIZP0806484 ASIZP0912355 ASIZP0912357 ASIZP0912358 ASIZP0916484 ASIZP0916851 MTP0032 NMMBP02445 NMMBP06553 NMMBP06559 NTUM04607 NTUM08261 NTUM08262 NTUM08263 NTUM08264 NTUM08265 NTUM08266 NTUM08267 NTUM08268 NTUM08269 NTUM08270 NTUM08271 NTUM08272 NTUM08273 NTUM08274 ...列出全部48筆... 
典藏基因2012-01-15,柯慧玲,CO1,100% 2012-01-15,柯慧玲,CO1,100% 2012-01-15,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Coral grouper; Coral rockcod; Coral rock-cod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IUCN鮨科隆頭魚科專家群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7-3.2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平坦或微凹。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下頜約3-4列。鰓耙數7-9+14-18,隨著成長而逐漸退化。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54-63;縱列鱗數96-107。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5-16;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頭部及體側褐色至灰綠色;頭部、體側及各鰭散佈小於瞳孔的黑斑;背鰭基部後半部具3黑斑,第一個斑最大而明顯,位於最後第II或第III棘下方。

棲所生態

一般棲息於淤塞礁區淺水域,有時亦發現於河口區。主要以魚類及甲殼類等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尼、菲律賓、南中國海、臺灣、所羅門、馬里安那群島及澳洲。臺灣南部產量較多。 

漁業利用

食用魚,偶以一支釣、魚槍或魚籠捕獲。煮湯是極佳的作法,肉質好,味道美。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