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Epinephelus morrhua  
發音 
Epinephelus morrhua弧紋石斑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33) 棲息深度 80 - 50公尺
中文名 弧紋石斑魚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鮨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38 Serr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弧紋石斑魚 
最大體長 9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石斑、過魚、鱠仔(澎湖)、倒吞鱟(澎湖)、油斑(香港)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南部、北部、南沙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模里西斯 
同種異名 Cephalopholis morrhua, Epinephelus cometae, Epinephelus poecilonotus, Serranus morrhu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Heemstra, P.C. etc.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6323 ASIZP0061294 ASIZP0067500 ASIZP0802385 ASIZP0912385 FRIP20267 FRIP20556 NMMBP03209 NMMBP04982 NMMBP05060 NTUM00826 NTUM06313  
典藏基因2012-01-15,柯慧玲,CO1,100%
英文俗名 Snakesking sea bass; Comet cod; Contour rockcod; Blue grouper; Comet grouper; Group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8-3.1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平坦或略凸。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列。鰓耙數8-10+15-18。前鰓蓋骨後緣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55-64;縱列鱗數108-125。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4-15;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頭部及體側淺黃色,具多條暗褐色弧形寬帶,包括:眼後有一條分叉帶,上分叉帶延伸至頸背的鞍狀斑,下分叉帶枝延伸至鰓蓋後緣於胸鰭上方連接另一條分叉帶,此條分叉帶之上分叉帶延伸至背鰭第3-7軟條上,下分叉帶延伸至背鰭倒數第4軟條上;另有一條斜帶由鰓蓋上緣延伸至背鰭第V-IX硬棘上;另一條位於眼下緣延伸至胸鰭基部,再接斑塊狀縱帶,一直延伸至尾柄;上頜溝至下鰓蓋亦具一帶。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較深之岩礁區,棲息深度在80-230公尺間。大約在標準體長40-45公分時開始性轉變。以魚類、甲殼類及軟體動物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紅海,東至太平洋中部。臺灣南部、北部及東部海域有產。 

漁業利用

棲所較深,產量不多,為非主要經濟性之食用魚。一般漁法以延繩釣、流刺網及一支釣等捕獲。紅燒食用佳。因食物鰱之故,可能含有熱帶海魚毒。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