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Epinephelus rivulatus  
發音 
Epinephelus rivulatus霜點石斑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Valenciennes, 1830) 棲息深度 1 - 50公尺
中文名 霜點石斑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鮨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38 Serr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半月石斑魚 
最大體長 39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石斑、過魚、鱠仔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澎湖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留尼旺島 
同種異名 Epinephelus akaara, Epinephelus diacanthus, Epinephelus grammatophorus, Epinephelus homosinensis, Epinephelus matterni, Epinephelus raymondi, Epinephelus rhyncholepis, Epinephelus spiramen, Serranus rhyncholepis, Serranus rhyncolepis, Serranus rivulatus, Serranus viridipinn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Heemstra, P.C. etc.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4753 ASIZP0055682 ASIZP0063523 FRIP00412 NMMBP02345 RUSI28216 SU49387  
英文俗名 Rock grouper; White-dotted grouper; Chinaman rockcod; Halfmoon grouper; Halfmoon rockcod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7-3.2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微凸。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3列。鰓耙數6-8+14-16。前鰓蓋骨後緣微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48-53;縱列鱗數86-98。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6-18;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體呈紅色至綠褐色,每一個鱗片具一個小白點或淡藍色點;體側具4條不顯著之橫帶,且僅延伸至背鰭基部,另一條位於尾柄上;胸鰭基部具一紅斑。

棲所生態

棲所多樣化,舉凡珊瑚礁區、岩礁區、海藻床區等,從水深1-150公尺處皆可見其蹤跡。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非洲東岸,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及紐西蘭。臺灣西部及澎湖海域有產。 

漁業利用

具經濟性之食用魚。一般漁法以延繩網、魚槍、陷阱法及一支釣等捕獲。清蒸食用佳。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