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Epinephelus tauvina  
發音 
Epinephelus tauvina鱸滑石斑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Forsskål, 1775) 棲息深度 1 - 120公尺
中文名 鱸滑石斑魚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鮨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38 Serr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巨石斑魚 
最大體長 107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石斑、過魚、虎麻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部、西部、北部、蘭嶼、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吉達紅海 
同種異名 Cephalopholis tauvina, Epinephalus tauvina, Epinephelus chewa, Epinephelus elongatus, Epinephelus megachir, Epinephelus salmoides, Holocentrus pantherinus, Perca tauvina, Serranus goldiei, Serranus jansenii, Serranus pantherin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  Forsskål, P. 177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Heemstra, P.C. etc.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典藏標本 AMNH90073 ASIZP0055082 ASIZP0055272 ASIZP0061906 ASIZP0063430 ASIZP0074891 BPBMI22746 FRIP00599 FRIP21063 FRIP21688 NMMBP00701 NMMBP00708 NMMBP00711 NMMBP01103 NMMBP04472 NMMBP04623 NMMBP04624 NMMSTP00182 NTMP0561 NTMP0826 NTMP1230 NTUM02062 NTUM08333 NTUM08334 NTUM08340 SU7276 SU7916 SU7983 USNM00272347  
英文俗名 Reef cod; Spotted sea bass; Spotted grouper; Cod; Greasy grouper; Green grouper; Giant grouper; Greasy rockcod; Estuary rock-cod; Group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而粗壯,標準體長為體高之3.0-3.6倍。頭背部斜直;眶間區微凸。眼小,短於吻長。口大;上下頜前端具小犬齒或無,兩側齒細尖,下頜約2-5列。鰓耙數8-10+17-20。前鰓蓋骨後緣微具鋸齒,下緣光滑。鰓蓋骨後緣具3扁棘。體被細小櫛鱗;側線鱗孔數63-74;縱列鱗數95-112。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刻,具硬棘XI,軟條13-16;臀鰭硬棘III枚,軟條8;腹鰭腹位,末端延伸不及肛門開口;胸鰭圓形,中央之鰭條長於上下方之鰭條,且長於腹鰭,但短於後眼眶長;尾鰭圓形。體側及頭部呈淡灰綠色或褐色,散佈著暗橘紅色或深褐色的圓形深色斑點,斑點中央色澤較周圍深;體側另有一大型的暗色斑塊位於背鰭最後四根硬棘之基部上;有些魚會有5條暗色垂直斑紋。

棲所生態

棲息於水質清澈的珊瑚礁區,幼魚常出現在礁盤或潮池中,成魚則通常在較深的水域中。屬肉食性,主要以魚類為食,偶爾攝食甲殼類。 

地理分布

分布在印度-太平洋區,西起紅海至南非,向東至杜夕島,北至日本,南至澳洲之新南威爾斯及羅得豪島。臺灣主要產於北部、西部、東部、蘭嶼及綠島海域。 

漁業利用

具經濟性之食用魚,已有人工養殖。一般漁法以延繩網及一支釣捕獲。清蒸食用佳。因食物鰱之故,可能含有熱帶海魚毒。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