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Siganus puellus  
發音 
Siganus puellus眼帶臭肚魚
by: ©Randall, John E.
命名者 (Schlegel, 1852) 棲息深度 1 - 30公尺
中文名 眼帶臭肚魚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臭肚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67 Sigan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眼帶籃子魚 
最大體長 38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臭肚、象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東沙 
棲息環境 礁區、河口、近海沿岸、潟湖  模式種產地
印尼 
同種異名 Amphacanthus cyanotaenia, Amphacanthus hexacanthus, Amphacanthus ocularis, Amphacanthus puellus, Siganus hexacanthus, Siganus marmoratus, Siganus sevenlineatus, Siganus zoniceps, Teuthis puella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Schlegel, H. 185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FRIP01032  
英文俗名 Spinefoot; Blu-lined spinefoot; Bluelined rabbitfish; Bluelined spinefoot; Blue-lined spinefoot; Masked spinefoot; Masked rabbitfish; Maiden spinefoot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長橢圓形,側扁,背緣和腹緣呈弧形,標準體長為體高之2.3-2.6倍;尾柄較粗壯。頭小。吻尖突,但不形成吻管。眼大,側位。口小,前下位;下頜短於上頜,幾被上頜所包;上下頜具細齒1列。體被小圓鱗,頰部前部具鱗,喉部中線具鱗;側線上鱗列數18-25。背鰭單一,棘與軟條之間無明顯缺刻;尾鰭分叉。體及各鰭呈黃色至橙黃色,往下側而漸淡;在胸鰭附近體側具橫向之銀藍色波浪紋,餘體側則具縱向之銀藍色波浪紋;頭部具貫通眼部讓銀藍色緣之黑色寬斜帶,眼之上方斜帶另具深黑色圓斑;鰓蓋後緣具寬銀藍色帶。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水質清澈的潟湖或面海珊瑚礁區之淺水域。常成群活動。雜食性,以藻類及小型附著性無脊椎動物為食。白天在水層中覓食,夜間則至底層休息。各鰭鰭棘尖銳且具毒腺,刺到使人感到劇痛。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可可斯島,東至馬歇爾、所羅門群島,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及新加勒多尼亞。臺灣發現於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以手釣、拖網與圍網均可捕獲,全年皆產,但數量較少。一般以煮湯、燒烤較適宜。體色鮮艷,亦常被作為觀賞用魚。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