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Argyrops bleekeri  
發音 
Argyrops bleekeri布氏長棘鯛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Oshima, 1927 棲息深度 30 - 200公尺
中文名 布氏長棘鯛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鯛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378 Spar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四長棘鯛 
最大體長 40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小長棘鯛、盤仔、鍋蓋(澎湖)、鬍鬚魬仔(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臺灣東港 
同種異名 Argyrops spinifer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福建魚類誌(朱等, 1985);Fish of Japan(Nakabo, 2002);Fishbase( 2002)  Oshima, M. 1927 朱元鼎 編 1985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5345 ASIZP0055584 ASIZP0055600 ASIZP0065878 ASIZP0066876 ASIZP0801081 ASIZP0807624 ASIZP0807625 ASIZP0911081 ASIZP0917624 ASIZP0917625 FRIP00081 FRIP01318 FRIP20534 NMMBP01001 NMMBP02092 NMMBP03635 NMMBP05655 NMMSTP00255 NTMP1040 NTMP1184 NTUM01346 NTUM04329 NTUM05672  
典藏基因2008-03-24,Kui-Ching Hsu,CO1,100%
英文俗名 Taiwan tai; Bream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卵圓形,側扁,背緣隆起,腹緣圓鈍。頭中大,前端甚鈍。吻鈍。口略小,端位;上頜前端具圓錐齒2對,兩側具臼齒2列,下頜齒約同於上頜齒;鋤骨、腭骨及舌面皆無齒。體被薄櫛鱗,背鰭及臀鰭基部均具鱗鞘,基底被鱗;側線完整,側線至硬棘背鰭基底之間有5.5-6.5列鱗。背鰭單一,硬棘部及軟條部間無明顯缺刻,硬棘數XI,第I棘非常小,第II-V或VI延長如絲狀;臀鰭小,與背鰭鰭條部同形,第II及第III棘約等長,軟條數8;胸鰭長,長於腹鰭;尾鰭叉形。體呈淡紅色而帶銀色光澤,體側有數道紅色的橫帶。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砂泥底質的水域,棲息深度在30-200公尺間,以底棲動物,如甲殼類、軟體動物及小魚等為主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西起南非、紅海及波斯灣,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北部。臺灣分布於西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漁期全年皆有,一般利用底拖網、流刺網或延繩釣採獲,是重要的食用魚,但在臺灣的產量較少。肉味細緻鮮美,適宜油煎、碳烤,味道皆不錯。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