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Trichonotus setiger  
發音 
Trichonotus setiger絲鰭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Bloch & Schneider, 1801 棲息深度 3 - 20公尺
中文名 絲鰭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絲鰭鱚科 經濟性 是 
科號科名 F437 Trichonot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毛背魚 
最大體長 22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沙鰍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蘭嶼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印度東部 
同種異名 Trachinotus setigerus, Trichonotus setiger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ASIZP0055301 ASIZP0056510 ASIZP0058704 ASIZP0060761 ASIZP0062814 ASIZP0074168 ASIZP0076030 ASIZP0078464 ASIZP0807284 ASIZP0917284 FRIP01168 NMMBP02756 NMMBP09045 NMNSF00380 NTUM04318 NTUM04319 NTUM04320 NTUM04321 NTUM05243 NTUM05669 USNM00340448  
典藏基因2016-01-26,Chia-Hao Chang,CO1,100%
英文俗名 Spotted sand-diver; Blue-spotted sand-diver; Hairfin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特別延長,纖細,略為側扁。兩眼間距短。口大,端位,吻能伸縮,下頜先端尖突;上頜骨不顯露。上下頜、腭骨及鋤骨上均有小而尖的齒列。鰓膜在喉峽部游離。體體被小圓鱗,頭部、頰部及鰓蓋部則近於裸出。背鰭單一,起點在胸鰭起點之後,基底甚長,具V-VII弱棘,軟條數39-41,雄性魚的前方弱棘延長成游離狀;臀鰭和背鰭相對,硬棘I,軟條34-36;腹鰭發育良好,具I硬棘,5軟條;尾鰭呈長卵形。體棕色,身體亦有不明顯的黑斑;側線鱗片的後緣有黑點出現。背鰭、臀鰭後緣及尾鰭近基部處有許多小黑斑,在背鰭和臀鰭上呈長列狀排列,尾鰭上則呈縱列;胸鰭和腹鰭呈黃色。

棲所生態

較大魚主要棲息於陡峭的沙質斜坡區。通常在乾淨的砂質底部上面盤旋活動,當被驚擾時會衝入沙子內躲藏。以捕食浮游動物為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臺灣分布於北部、西南部、南部、東北部及澎湖等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可供作觀賞魚,或作學術研究。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