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Enneapterygius nanus  
發音 
Enneapterygius nanus矮雙線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Schultz, 1960) 棲息深度 1 - 30公尺
中文名 矮雙線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三鰭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45 Tripteryg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矮雙線鳚 
最大體長 3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狗鰷、三鰭鳚 
世界分布 臺灣至澳洲   台灣分布 南部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潟湖、礁沙混合區  模式種產地
西太平洋 
同種異名 Tripterygion nan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Fricke, R., 1997. Tripterygiid fishes of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with descriptions of 15 new species, including an annotated checklist of world Tripterygiidae (Teleostei).. Theses Zool. 29:1-607  Schultz, L.P. etc. 196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Fricke, R. 1997 
典藏標本 NTUM07055 NTUM07841 USNM00259167  
英文俗名 Pygmy triplefin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形小,圓柱狀。吻極尖,上頜向後延伸至眼前緣下方;上下頜齒小,外列齒較大;鋤骨齒排列呈倒 V形;腭骨無齒;眼眶上緣皮膜與鼻瓣膜均細長,無鋸齒緣。頤部感覺孔 2+1+2。頭、頸、腹部及胸鰭基無鱗,其餘被櫛鱗;第一與第二背鰭基無鱗;腹部後緣具少許圓鱗;側線不連續,分為前後二段,前段側線為孔鱗,孔鱗側線不陡降,末端位於第二背鰭第八至第九棘下方;後段側線為缺刻鱗,缺刻側線鱗從孔鱗側線末端起延伸至尾柄;最後孔鱗與缺刻側線鱗列之間具一鱗列;側線上鱗列 3。D. III+XI-XII+8-9;A. I+15-16; P. ii-iii+4-5+vi-vii; L.l. 12+19;背鰭分成三枚;胸鰭末端達最後一側線孔鱗後方 2-3鱗片處,即在第二背鰭的最後一棘下方,或稍後。體半透明,體側具不顯著之淡色及暗色斜帶。雄魚於頭部下方具濃密的色素斑。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沿岸淺水域到外礁的礁頂至礁坡約30公尺深處,也被發現於高度隔離的潮池和潟湖礁區的浪拂區,偶出現於潮間帶之池沼。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臺灣到澳洲西北部、拉帕及新加勒多尼亞。臺灣分布於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