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Enneapterygius rubicauda  
發音 
Enneapterygius rubicauda紅尾雙線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Shen, 1994 棲息深度 0 - 7公尺
中文名 紅尾雙線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三鰭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45 Tripteryg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紅尾雙線鳚 
最大體長 3.7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狗鰷、三鰭鳚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南部、澎湖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臺灣屏東小琉球 
同種異名 Enneapterygius erythrosoma, Enneapterygius erythrosomus   
參考文獻 Shen, S. C., 1994. A revision of the tripterygiid fishes from coastal waters of Taiwan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genera and five new species. Acta Zool. Taiwanica 1-32;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Shen, S.-C. 1994 
典藏標本 NTOUP200801-051 NTOUP200801-060 NTUM07803 NTUM07804 NTUM07805 NTUM07806 NTUM07814 NTUM07815 NTUM07816 NTUM07817 NTUM07818 NTUM07819 NTUM07820 NTUM07821 NTUM07853 NTUM07854 NTUM07857 NTUM07858 NTUM07859 USNM00259169 USNM00279647 USNM00279850 USNM00329658Paratype USNM00329661Paratype USNM00344069  
英文俗名 Redtail triplefin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形小,圓柱狀。上頜向後延伸至眼前半部下方;上下頜齒小,外列齒較大;鋤骨及腭骨均具齒;眼眶上緣皮膜與鼻瓣膜均細長,無鋸齒緣。頤部感覺孔 4+1+4。頭、頸、腹部及胸鰭基無鱗,其餘被櫛鱗;背鰭與臀鰭基均具鱗;腹部後緣具少許圓鱗;側線不連續,分為前後二段,前段側線為孔鱗,孔鱗側線不陡降,末端位於第二背鰭最後一棘下方;後段側線為缺刻鱗,缺刻側線鱗從孔鱗側線末端起延伸至尾柄;最後孔鱗與缺刻側線鱗列之間具一鱗列;側線上鱗列 3-4。D. III+XII-XIII+9-10;A. I+18-19(18);P. iii-vi+5-6+vii; L.l. 16+18-20;背鰭分成三枚;胸鰭末端達第十五至最後一側線孔鱗。體 H橫帶擴大,成橙紅色;頭紅色;上頜至眼前緣具一明顯的紅褐色暗線;眼下緣具一白斜帶;頭腹及體腹白色;尾柄橫帶明顯;胸鰭基部具一大紅斑,及二至三個小紅斑,或擴散;除腹鰭白色外,各鰭均為橙紅色。以前所記載之赤身雙線鳚(Enneapterygius erythrosoma)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潮間帶至水深約7公尺的岩石區。以藻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臺灣、日本、菲律賓及萬那杜等。臺灣分布於南部及澎湖海域。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