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Enneapterygius vexillarius  
發音 
Enneapterygius vexillarius黑鞍斑雙線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Fowler, 1946 棲息深度 0 - 11公尺
中文名 黑鞍斑雙線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三鰭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45 Tripterygi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黑鞍斑雙線鳚 
最大體長 3.3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狗鰷、三鰭鳚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北部、東北部、澎湖、綠島 
棲息環境 礁區、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琉球粟國島 
同種異名 Tripterygion vexillariu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Fishbase(2006);Fricke, R., 1997. Tripterygiid fishes of the western and central Pacific, with descriptions of 15 new species, including an annotated checklist of world Tripterygiidae (Teleostei).. Theses Zool. 29:1-607  Fowler, H. W. 1946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Fricke, R. 1997 
典藏標本 NTUM07822 NTUM07823 NTUM07826 NTUM07827 NTUM07828 NTUM07829 NTUM07830 NTUM07831 NTUM07849 NTUM07851 NTUM07852 RUSI35692 USNM00259356 USNM00297877 USNM00325730 USNM00325731 USNM00329660Paratype USNM00345508  
英文俗名 Blacksaddle triplefin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形小,圓柱狀。上頜向後延伸至眼前半部下方;上下頜齒小,外列齒較大;鋤骨及腭骨均具齒;眼眶上緣皮膜與鼻瓣膜均細長,無鋸齒緣。頤部感覺孔 4+1+4。頭、頸、腹部及胸鰭基無鱗,其餘被櫛鱗;背鰭與臀鰭基均具鱗;腹部後緣圓鱗數較多,約 2-6列;側線不連續,分為前後二段,前段側線為孔鱗,孔鱗側線不陡降,末端位於第二背鰭最後一棘下方;後段側線為缺刻鱗,缺刻側線鱗從孔鱗側線末端起延伸至尾柄;最後孔鱗與缺刻側線鱗列之間具一鱗列;側線上鱗列 3-4。D. III+XIII-XIV(XIII)+9-10(10);A. I+19-20(19);P. ii-iii+4-8+vi-vii(iii+6+vii); L.l. 17-19+16-19;背鰭分成三枚;胸鰭末端達第十五至第十六側線孔鱗。體橫帶不可分辨,體一致為紅色或褐色,具許多白斑;頭與體顏色同亦具白斑;頭腹部較其它種類色深,鰓被架膜灰色,均具白斑;胸鰭基無大塊深色斑。以前所記載之孝真雙線鳚(Enneapterygius hsiojenae)及白點雙線鳚(Enneapterygius leucopunctatus)為本種之同種異名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潮間帶至水深約11公尺的岩石區。以藻類為食。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日本、臺灣與香港。臺灣產於北部、東北部及澎湖等。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僅具學術研究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