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Laeops parviceps  
發音 
Laeops parviceps小頭左鮃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Günther, 1880 棲息深度 64 - 292公尺
中文名 小頭左鮃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鮃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494 Both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小頭左鮃 
最大體長 14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扁魚、皇帝魚、半邊魚、比目魚 
世界分布 印度至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澳洲新南威爾士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6(FAO, 2001)  Gunther, A. 1880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68106 ASIZP0070677 ASIZP0074669 ASIZP0803867 ASIZP0913867 NMMBP04890 NMMBP04893 NMMBP04894 NMMBP05139 NMMBP05170 NMMBP05344  
英文俗名 Small headed flounder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呈槍尖形;兩眼均在左側;頭背緣輪廓幾呈直緣,標準體長為頭長5.5-6.0倍。頭小。吻短鈍。下眼稍前於上眼,眼間隔窄,兩眼間有一狹小骨脊。口小,上頜延伸至下眼前緣,上頜較眼徑短;上下頜齒小,且僅盲側有齒,眼側不具齒;腭骨無齒。鰓膜不與峽部相連;鰓耙短小不呈鋸齒狀。體被易脫落之小圓鱗,兩側皆被圓鱗,奇鰭鰭條被鱗;眼側具側線,盲側無側線;側線鱗數97-105。背鰭前端兩鰭條呈獨立分開狀,軟條數106-111;臀鰭正常,軟條84-89;胸鰭短於頭長;左右腹鰭不對稱;尾鰭圓形,軟條數17-18。體黃褐色,具不明顯之斑紋,背鰭和臀鰭緣色暗,尾鰭緣微暗;盲側乳黃色。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砂泥質的海域。肉食性魚類,主要捕食底棲性的甲殼類或是其它種類的小魚。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臺灣、南中國海、巴布新幾內亞及澳洲北部。臺灣主要分布於西南部海域。 

漁業利用

較罕見之魚種,偶為底拖網捕獲。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