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Pardachirus pavoninus  
發音 
Pardachirus pavoninus眼斑豹鰨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Lacepède, 1802) 棲息深度 2 - 40公尺
中文名 眼斑豹鰨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鰨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501 Sole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眼斑豹鰨 
最大體長 25 cm  觀賞魚類 是  其他中文名 龍舌、鰨沙、比目魚、扁魚(臺東)、貼沙(澎湖)、鰨西(澎湖) 
世界分布 印度至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澎湖 
棲息環境 礁區、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同種異名 Achirus pavoninus, Aseraggodes ocellatus, Aseraggodes persimilis, Paradachirus pavonimus, Paradachirus pavoninus, Pardachirus parvonimus, Pardachirus povaninus, Pordachirus pavorinus, Solea persimilis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中國動物誌-鰈形目(李&王, 1995)  Lacepede, B. G. E. 1802 Ochiai, A. 1957 Ochiai, Akira 1957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李思忠, 王惠民 1995 
典藏標本 ASIZP0060602 ASIZP0063671 ASIZP0064370 ASIZP0065031 ASIZP0066349 ASIZP0066477 ASIZP0070744 ASIZP0074675 ASIZP0074680 ASIZP0801441 ASIZP0911441 ASIZP0916954 FRIP20325 FRIP21097 NMMSTP00020 NTMP0025 NTUM07084 NTUM07104  
典藏基因2008-03-25,Kui-Ching Hsu,CO1,100%
英文俗名 Peacock sole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卵形,極側扁;兩眼皆在體之右側,眼間隔處具鱗片。前鼻管單一短小,達下眼前緣之前。口小;腭骨無齒;前鰓蓋緣不分離;盲側具細齒帶。兩側皆具弱櫛鱗。背鰭、臀鰭鰭條均分枝,鰭膜上不被鱗,背鰭與臀鰭基部具圓孔;腹鰭不對稱,眼側腹鰭基底長,且與生殖突或臀鰭相連;無胸鰭; 尾鰭與背、臀鰭分離。眼側體呈淡黃褐色,頭部、體側及各鰭具邊緣有黑環之不規則白斑點,有的中央尚有灰黑點。盲側淡黃白色。

棲所生態

棲息於沿岸珊瑚礁區或潟湖砂泥底質水域。以底棲性動物為食,尤其是甲殼類。皮膚具毒性,此毒性對於驅逐鯊魚有絕對之效果。 

地理分布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西起斯里蘭卡,東至東加,北至日本,南至澳洲。臺灣西部、南部及澎湖海域有產。 

漁業利用

中小型魚類,通常以以潛水捕獲,數量少,不具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