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Hoplichthys fasciatus  
發音 
Hoplichthys fasciatus橫帶針鯒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Matsubara, 1937 棲息深度 50 - 240公尺
中文名 橫帶針鯒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針鯒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14 Hoplichthy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黃帶棘鯒 
最大體長 6.7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針牛尾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日本熊野灘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and T. Yoshino, 1984. The fishes of the Japanese Archipelago. Vol. 1.. Tokai University Press, Tokyo, Japan. 437 p. (text);Fishbase(2006);Fishes of Japan(Nakabo, 2002)  Matsubara, K. 1937 Masuda, H., K. Amaoka, C. Araga, T. Uyeno, etc. 198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Nakabo T. 2002 
典藏標本 NMMBP04733 NMMBP04734 NTUM05147 RUSI43037  
英文俗名 Ghost flathead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延長,頭部與軀幹前部都極為扁平,愈往尾部則愈狹小。具兩對鼻孔。眼大,位於上側位。上下頜、鋤骨及口蓋骨具細齒;上下頜等長。鰓膜與喉峽部連合。體無鱗,頭及軀幹的背面及上半部均被骨板,其上具硬棘;側線完全,每個側線盾板上有一強棘及弱棘。前鰓蓋骨具二長棘。下頜腹側無棘。D1. VI,D2. 15;A. 16-17;P. 13+2-3;L.l. 27;GR.12-15。體長為頭長的2.46-2.67倍;頭長為吻長的2.61-3.33倍、眼徑長的4.25-5.27倍、兩眼間距的3.06-3.33倍。背鰭的棘短且弱,軟條稍長;胸鰭的鰭條甚長可達臀鰭第九鰭條基部;下方游離鰭條短且有膜相連。背面體側具四條黑褐色的寬橫帶,而以最後橫帶之顏色最濃;前鰓蓋骨、鰓蓋骨及眼前骨均有不規則的暗斑;第一背鰭亦有不明顯的斑點,而其他鰭顏色較淡。

棲所生態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砂泥底之水域。深海底棲性,生態習性不詳。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臺灣、日本、東海。臺灣分布於東北部、南部及西南部海域等。 

漁業利用

深海底棲性小魚,無食用價值,一般充作下雜魚、魚粉等用途。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