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魚類資料庫改版公告

本站已進行改版,內容將不再更新。請改造訪 新網站

學名
Thysanophrys longirostris  
發音 
Thysanophrys longirostris長吻多棘牛尾魚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Shao & Chen, 1987) 棲息深度 5 - 100公尺
中文名 長吻多棘牛尾魚 有毒魚類 否 
科中文名 牛尾魚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13 Platycephalidae 食用魚類 是  中國大陸名 長吻繸鯒 
最大體長 18.6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竹甲、狗祈仔、牛尾 
世界分布 西北太平洋 [臺灣特有種]   台灣分布 西部、南部、北部、東北部、澎湖 
棲息環境 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臺灣宜蘭大溪 
同種異名 Suggrundus longirostris   
參考文獻 1.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2. Knapp, L. W. 1999. Family Platycephalidae. In: Carpenter and Niem (ed). Species identification guide for fisheries purposes. The living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Bony fishes part 2 (Mugilidae to Carangidae). FAO, Rome. v. 4: iii-v; 2069-2790;3. Shao, K. T. and J. P. Chen, 1987. Fishes of the family Platycephalidae (Teleostei: Platycephaloidei) of Taiwan with descriptions of two new species. Bull. Inst. Zool. Acad. Sin. 26(1):77-94.  Shao, K.-T. etc. 1987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典藏標本 ASIZP0056069Paratype ASIZP0056070Holotype ASIZP0061563 NMMBP06284 NTMP0444 USNM00303829Paratype  
英文俗名 Flathead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背鰭鰭條I-VII, 11;臀鰭鰭條11-12;胸鰭鰭條18-20;腹鰭鰭條I, 5。側線鱗54-56(前3根有棘);橫列鱗7(9)/18。鰓耙數 1+5。吻部相當長。前鰓蓋棘2枚。眼眶骨脊有5根明顯的棘,最後一根恰在最長前鰓蓋棘基部之前。間鰓蓋膜存在。背鰭之硬棘及軟條部分的高度約相當;第一背鰭之第一根硬棘長度皆短於同屬的魚種。最長的背鰭硬棘長約2.6倍於頭長。最長的臀鰭條為第10或第11根。身體紅棕色雜有暗色橫斑;胸鰭軸部及下部為紅色,上部則散布有黑色斑點。(林沛立編寫 2012/12)

棲所生態

底棲性,生活在淺海或較深處之沙泥地。肉食性,以底棲性魚類或無脊椎動物為食。利用體色之擬態隱身於沙泥地,用以欺敵以及趁獵物不注意時躍起捕食。  

地理分布

目前僅分布於臺灣東北部、西南部及澎湖海域等。  

漁業利用

屬於底拖漁業捕撈物種,體型較小,通常可見於下雜魚堆,或偶在魚市場販售,經濟價值低。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