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
Neomerinthe procurva  
發音 
Neomerinthe procurva曲背新棘鮋
by: 魚類生態與演化研究室
命名者 Chen, 1981 棲息深度 20 - 920公尺
中文名 曲背新棘鮋 有毒魚類 是 
科中文名 鮋科 經濟性 否 
科號科名 F304 Scorpaenidae 食用魚類 否  中國大陸名 新棘鮋 
最大體長 14.1 cm  觀賞魚類 否  其他中文名 石狗公、石頭魚 
世界分布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東北部 
棲息環境 深海、砂泥底、近海沿岸  模式種產地
臺灣宜蘭大溪 
同種異名  
參考文獻 臺灣魚類誌(沈等, 1993);The Live Marine Resources of the Western Central Pacific, Vol.4(FAO,1999);Fishbase(2008);Chen, L. C. (1981) Scorpaenid fishes of Taiwan. Q. J. Taiwan Mus. (Taipei) v. 34 (nos. 1/2): 1-60  Chen, L. C. 1981 Thomas Gloerfelt-Tarp etc. 1984 沈世傑 編 Shih-Chieh Shen ed. 1993 Carpenter, K. E. etc. 1999 
典藏標本 ASIZP0058367 ASIZP0060032 ASIZP0061013 ASIZP0061403 ASIZP0061415 ASIZP0061419 ASIZP0061436 ASIZP0062363 ASIZP0062364 ASIZP0063640 ASIZP0063653 ASIZP0065767 ASIZP0065838 ASIZP0065971 ASIZP0066365 ASIZP0070450 ASIZP0070705 ASIZP0075150 ASIZP0800709 ASIZP0801154 ASIZP0801155 ASIZP0806626 ASIZP0901248 ASIZP0910709 ASIZP0911154 ASIZP0911155 ASIZP0916626 CAS211487 CAS42141Paratype CAS47306Holotype NMMBP02573 NTUM07751 SIO80-212q SIO80-223c  
典藏基因2008-03-24,Kui-Ching Hsu,CO1,100% 2014-10-30,Kwang-Tsao Shao,CO1,100%
英文俗名 Stonefish 
瀕危狀態 NL不在IUCN瀕危名單中      
形態特徵

體長橢圓形,側扁。頭大。眼後頂骨部無凹溝。眼眶上部具細長之皮瓣。眶前骨2棘;眶下骨4棘,腹面到瞳孔中央的棘略在後續棘的棘稜之下方;前鰓蓋骨4棘;淚骨具有2強棘。口中大,斜裂,上下頜約略等常;腭骨有齒。體被櫛鱗。背鰭硬棘較粗壯,具XII,背鰭第III棘最長,各棘間之鰭膜缺刻,前半部較深,後半部較淺,軟條9-10;臀鰭硬棘III,軟條5;腹鰭I, 5;胸鰭中大,無游離鰭條,上方具數條分支的鰭條,鰭條19。體及各鰭一致為淺紅色,有時具暗紅色的斑駁散在體側及各鰭上。

棲所生態

近海較深水域的底棲魚種,棲息深度可達900公尺以上。生活習性不甚清楚。 

地理分布

分布於西太平洋海域,包括臺灣、日本、印尼及澳洲等。臺灣東北部海域有分布。 

漁業利用

小型魚類,除學術研究外,不具經濟價值。 

資料維護:黃世彬 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網站營運:中研院數位文化中心